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
白山黑水之间,一条大动脉连接着吉林动人故事与美丽风景,成为吉林文旅产业的“点睛之笔”,这就是G334文旅大通道。这条可以看尽北国风光的美丽国道,正串联吉林文旅的多个产业,将吉林的“红、金、绿”三色文旅资源缓缓展示出来,成为破解文旅发展中“同质化内卷”“全时断层”等难题的动人一笔。G334文旅大通道,正改变吉林文旅产业发展的格局,让这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真正“活”起来。
G334文旅大通道沿线分布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承载着东北抗联将士的英勇事迹,是吉林大地上的精神印记。一条大动脉,为红色资源的串联提供了新契机。从桦甸牡丹岭的魏拯民殉国地,到磐石红石砬子的抗联遗址群,G334就像一条红线,将散落的“红色珍珠”串联起来,构建起一条“可走、可看、可感”的抗联精神研学线。沿着这条道路向前走,游客通过国道追溯历史,在行走中触摸红色基因。“沉浸式”的红色体验,不仅避免了“千景一面”的单调,也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成为吉林文旅的独特标签。
吉林文旅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巧妙的“点石成金”。在G334文旅大通道的沿线,夹皮沟的黄金文化为吉林文旅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的夹皮沟金矿,承载着200年的开采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在这里,中国黄金博物馆不仅将展示黄金开采的历史与文化,还将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黄金产业的传承与发展。“沉睡”的黄金资源,在G334动脉的助力下,正加速转化为可消费的文旅产品,更避免了与其他地区“单纯卖风景”的同质化竞争,让“金色”成为G334文旅大通道的独特标识。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通过G334文旅大通道,更能感受到吉林绿色发展的底气由来。曾经,红石湖的水波荡漾、肇大鸡山的原始林海,这些绿色资源虽美,却长期面临“夏季热闹、秋冬冷清”的“全时断层”问题。一到冬季,多数生态景区便进入“休眠期”,游客流失严重。如今,伴随着G334文旅大通道的支撑,夏季,依托红石湖、肇大鸡山打造“生态避暑游”,推出徒步、露营、泛舟等产品;冬季,则可联动周边的滑雪场、长白山冰雪资源,将国道延伸为“冰雪通勤线”。游客可以沿着G334从林海雪原驶向滑雪胜地,沿途还能体验肇大鸡山冬季推出的冰雪文化节。在冰封的湖畔赏雪、在林海中玩雪,让“绿色”在冬季焕发出“银色”的生机。“四季有景、四季可游”,吉林文旅实现了“全时变现”,也让绿色生态资源绘就了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抹动人颜色。
一条大通道,一头连接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连接着吉林的热情好客,带给人“一路看尽吉林美”的独特体验,让吉林之美更好走进千家万户。如今,这条大通道正成为示吉林特色的“流动博物馆”,成为人们提及吉林文旅时,心中最鲜明、最深刻的印记。它不仅是一条文旅通道,更是一条发展通道,推动吉林文旅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让吉林成为文旅产业的“新高地”。
G334文旅大通道的建设,是吉林文旅发展的破局之举,更是吉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它不仅将唤醒沉睡的特色禀赋,更能破解长期存在的“同质化内卷”困局,让吉林文旅在差异化、高质量的赛道上加速前行。这是一条文旅之路,更是一条发展之路,它将为吉林文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来源:中国吉林网长白时评出品
初审:刘怡彤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