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佛山三水区芦苞镇的芦苞祖庙,又名胥江祖庙,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庙宇。

该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与悦城龙母庙、佛山祖庙并列为广东省内最有影响的三大古庙,也是三水最古老的寺庙建筑。
我们在停车场刚下车,就有几位大姐过来兜售祭拜用品,既然来了当然要进香祈福。
从停车场望去,胥江祖庙后倚华山(龙坡山),面临北江,树木葱郁,古朴自然,幽雅宜人,大殿前灵光普照,香火旺盛。

胥江祖庙前的禹门牌坊,原位于北江“武当码头”(胥江祖庙的专用码头)登岸处,因修北江大堤而迁移到此。
据说过去往来芦苞的船只,经此必先拜胥江祖庙,以求平安。当时是由北江登武当码头,经禹门牌坊,再过武当庙道,穿“青云直步”牌坊才到胥江祖庙。
我们购票走进胥江祖庙,只见三座庙宇并列而成,居中的是主体庙武当庙(也称北帝庙),左为普陀庙(也称观音庙),右为文昌庙(也称文昌阁),分别供奉着北方真武玄天上帝、观世音菩萨、文昌帝君的神像。
三庙的建筑古朴出彩,建筑结构均为二进院落式布局,采用砖木结构。墙体全是水磨青砖对缝砌就,屋面为碧绿色的琉璃瓦,出檐施以木雕莲花托,四角翘飞。


最令人惊叹的是屋脊上的陶塑装饰让人过目不忘,有武当行宫上的双龙戏珠及其他的人物花卉、诗书字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这跟佛山祖庙的屋脊艺术风格太像了,陶塑题材也是各种神话故事,历史典故。

武当行宫门前的这对石狮,连座高2米,为明末清初石雕,刀法古雅凝练,形态威武传神。
三座庙宇建筑装饰有大量的砖雕、陶塑、石刻、灰塑等,使这座古老的庙宇成为巧夺天工的艺术殿堂,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武当行宫令人称道的还有奇井和奇树。

其一:奇井,行宫内的“金沙圣井”,传说此井为一金龙留下的龙涎和金鳞而形成,金沙乃金龙之鳞所化,井水乃龙涎玉液也。
据说它的奇特在于,该井之水与北江之水同涨同落,而且此井冬暖夏凉,井水能生津止渴、消暑除病,曾被定为朝廷贡品。

其二,奇树,行宫山门的陶塑花脊顶端的这棵树,不知生于何年,自1935年被一位香客发现至今,既不长高也不枯萎,常年青绿,它是怎样维持冻龄状态的,迄今无人能解,被誉为“神树”。
祖庙的北侧是华山寺,这是一座典型的佛寺,且规模不小。

正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两旁为十八罗汉;西配殿供奉六祖慧能;东配殿供奉地藏菩萨;前殿正面供奉弥勒佛,背面供奉韦陀菩萨。
据《三水县志》记载,胥江祖庙最早只有华山寺及武当庙、普陀庙,均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且建寺时间略早于庙,故有“先有华山(寺),后有祖庙”的说法。

胥江祖庙里有一颗姻缘树,传统有抛红绳结姻缘的说法,现在树上挂满了体现单身俊男美女们美好愿望的姻缘绳,说是挂得越高越灵验。
姻缘树斜对面是有名的太婆山。听说在此处向太婆求子很是灵验,所以很多人慕名而来,太婆山也因此常年香火不断。
历经800多年的胥江祖庙,虽历经沧桑,但风采依旧,北帝崇拜香火不断。
我们将在停车场买的香火虔诚的奉上,祈愿风调雨顺,平安喜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