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一代才女李清照的痕迹,我来到大明湖畔。济南泉水汩汩,如同她的诗情一般,清澈而又深邃。站在泉边,凝望着那喷涌而出的泉水,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活力与力量。千年前的她或许和我一样,也会闭上眼睛,倾听着泉水的声音,感受着独属于济南地底深处的呼吸与心跳。
荷是大明湖的荷,不同季节不同韵味
六月,大明湖的雨荷厅附近已经有尚未完全开放的荷花。春夏交接,夏至未至,星星点点的小荷尖角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湖面波光粼粼,湖中远山的倒影,又好像呼唤着那个曾泛舟于湖上的少女,岁月变迁,如今的她又在哪里吟诵诗词,我不能得知,但眼前的荷花,千年依旧,任四季变换也依旧美丽。
我还记得那一句“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那是深秋时节,当她再次来到旧地晨起赏荷,目光所及之处,却是葵谢的荷花,凋零的枝叶,残存着的红花点点,不时散发出断续余香,整个湖面上呈现出一派秋日萧瑟的气象。但似乎并没有影响湖上的秀丽风光,这里仍然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样子,虽节候不同,有所变化,但湖上景象依旧美丽。尽管荷花色褪,而那重叠的山峦,倒影湖中,尤其是满山遍野的红叶与湖边的垂柳,交相辉映,显得更加妩媚。她陶醉在这秋日景色之中。湖水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心中的思绪。她想起了曾经与友人的欢聚,那时的她们或吟诗作画,或品茶论道,欢声笑语回荡在湖畔。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那次沉醉不知归路后的误入藕花深处的野逸,也一定是让她无比怀念的时光。
漫步在湖畔,思绪万千。如今虽然荷花已凋,但那份赏荷的情怀却仍旧在心中。我似乎能看到她微笑着,仿佛在自言自语:“虽无荷花,却有红叶与垂柳相伴,这湖光山色,不也是另一种美吗?”秋风渐起,吹落了满湖的落叶。湖风轻拂着她的青丝,衣袂飘飘。湖边的垂柳轻轻摇曳。她想起年少时曾在此地嬉戏,那时的湖水清澈,荷花盛开,她与伙伴们一同泛舟湖上,欢声笑语,无忧无虑。而今时光流转,她虽已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少女,但这山这水这泉和那些荷花依旧未变,心中的那份纯真与热爱也从未改变。
山与泉与水酿的酒,细腻醇厚韵味十足
我继续走,微风轻抚过湖面,想着当年泉水汩汩,亭台楼榭之间,有佳人曾泛舟于溪亭泉中。据记载,古时的溪亭泉紧依濯缨湖,北接大明湖,水面广阔可通舟楫。而那时年龄尚小,未经世事的李清照与三五好友晨起泛舟,日暮沉醉误入的荷塘或许就在我面前。时事变迁,“一曲溪流一板桥,浣衣石面汲水瓢”的溪亭泉也仅留一方泉池,让人惋惜不已。
夕阳西下,想到那时她日暮时分的尽兴与沉醉,我不禁好奇,她究竟醉的是什么呢?是醉在酒,还是醉在这山水之间,亦或是于这两者之中沉醉。酒又是什么酒,是这济南的泉水所酿的酒,还是这天光云水,湖光山色与山川湖泊凝成的精华让她不能自已陶醉其中。
我想,暖风尚能熏的游人醉,那一定是这般清新迷人的景色让她沉醉。看着眼前的风景,嗅着自然的气息,我也像是喝醉了一般,思绪回到那天少女的悠闲游玩,中经溪亭沉醉,而后急切回舟,却又误入藕花,于是争渡,争渡,惊起了那一滩鸥鹭......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她回舟误入荷花丛中的瞬间,又好像听到她在慌乱的瞬间脱口喊出的急切之声,那急切之声来自急切之情。而这急切之情便融入到了这无与伦比的美景之中,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瞬间,一切都融在这鸥鹭惊起苍茫暮色的自然景色之中,瞬间的神情,瞬间的动作,瞬间的音容,瞬间的景色,清新的美景中融进了少年的野逸之情。或许正是这样的美景和那时欢乐的年少记忆,才成就了这传诵千秋的佳句。
泉水“荷”湖美景依“酒”,一年四季“泉”在济南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南下来到南京,往昔无忧富裕的生活与她渐行渐远。“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的笔下少了许多活泼,多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悲愤凄切之情。那再也回不去的家乡,再也见不到的荷花,再也品不到的美酒都成为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思念和回忆在笔下凝结,留下了千秋万载的遗憾。
济南的泉是她才华的源。半生烟雨,半世落花,年少时的烂漫纯真,成婚时的琴瑟和鸣,晚年时的凄楚哀思。半生颠沛流离,可无论走了多远,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更忘不了那赋予了她灵秀之光的洁美的泉水。济南的有形的泉,化作无形的情,在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的笔下诉说着心中的乐与悲。“泉”在心间,无论多久无论多远都流淌在人们的心中,不曾流逝。
天下泉城,因水而生,又因泉而灵动。清晨的荷芳香依旧,日暮的酒依然醇香,一年四季“泉”在济南,万世千秋“泉”在心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