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一段丘陵梯田,过山西通往河北的检查站,往前就是平原地带,这里便是蔚县(这里是剪纸之乡,有暖泉古镇、空中草原,有雪绒花)了。再往前行,穿过蔚县县城不远,过岔口村,平地里赫然耸起一座座高山,高山间有一条通道。原来太行有八陉,这里便是飞狐陉,是从蔚县到涞源的必经之路。





飞狐陉,也称飞狐峪、飞狐口,长四十里。这条通道一直是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蒙古大草原间的要隘。崇祯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在他的《飞狐口记》中就这样来形容这儿的山势之险要:“千夫拔剑,露立星攒。”山路回合万变,如“蛛曲蚁穿”,高处有“天门”,深处“令人旋踵转足”。清代吴孳昌的诗中又这样写道,山似“疑神疑鬼为,人力不当受”,赞叹飞狐口大有鬼斧神工之势派!
一柱香




古人云:踞飞狐,扼吭拊背,进逼幽、燕,最胜之地也。飞狐口在古代不仅是交通、军事要地,还是通商的咽喉。所以早有“襟带桑乾,表里紫荆”,“撮乎云谷之间。”的记述。

曾有这样一则悲壮的传说,至今在蔚县家喻户晓,讲的是春秋末期的赵国国王赵简子想灭代国,遂将儿臣们召集起来说:“我有宝符藏于常山(太行山)上,谁得到它,就可获重赏。”别的儿子骑马进山寻找,均失望而归,唯有赵襄子回来说找到了。父王问其宝符在何处?他答曰:“在代国。从常山走飞狐口征服代国,就可得到宝符了。”后来,赵襄子将其姐嫁于代王,又在一次酒宴中将其姐夫杀害随即吞并了代国。其姐深感亡国亡夫之痛,于归赵途中自刺身亡。
高山峻岭






楚汉战争中,刘邦与项羽逐鹿中原,刘邦大败,欲退守关中。他的谋士郦食其分析了天下形势,反对西逃,提出东塞太行山险,北踞飞狐之口,南守白马之津的建议。刘邦依计而行,果然大败项羽。
双箭眼儿


擎天柱

抗战时期,这里曾发生著名的明铺阻击战。1938年12月,驻扎蔚县的日军要向涞源运送一批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飞狐峪是必经之路。八路军一二零师三六五旅旅长王震将军得到这一情报后,选择明铺村附近作为伏击点,利用两侧高山作为伏击的屏障。经过我军战士英勇奋战 ,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并歼敌400余人,是八路军战史上辉煌的一页。
驼峰岭

消息树

烽火台

天桥宝镜


当蟾蜍恋上黄鼠狼

八仙洞

山里人家

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只可惜没有水,峡谷的河床也是干的。想象一下,如果有溪水孱孱、飞瀑凌空,那该有多好。北方缺水,可见一斑。
峡谷柔情

高山草甸

白桦林

河谷牧歌

晚上住涞源。涞源古称飞狐郡,隋改飞狐县,这里有白石山景区,是盛夏旅游避暑的好去处。期待下一次再见。准备明日回北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