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1、轮状病毒肠炎特点:①好发于秋、冬季;②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③多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④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⑤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约3~8天。根据以上考点回顾,只有B正确。
2、(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多在秋冬季节,故又称秋季腹泻。(2)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3)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的中毒症状。
3、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症状 小儿感染了轮状病毒,一般是1~2天就发病。最开始是有感冒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咽红、流鼻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接着便出现腹泻,每日腹泻5~6次,多则10~20次。
4、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也叫作婴儿秋季腹泻,主要是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一般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的,患有这个症状的人常表现为腹泻,排黄色水样便,量多,无脓血和黏膜。
临床上如何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如何有效抑制传播?
由于秋天的腹泻属于病毒感染,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基于抗病毒治疗,但目前没有有效的旋转病毒感染药物,所以它只能选择一些抑制病毒育种和复制的药物。
近年来,干扰素(IFN)也被用来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药可以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如果是新生儿得了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母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也可投用收敛止泻剂,使用抗菌药物,以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一般都可获得良好效果。预防措施在流行地区,可用轮状毒油佐剂灭活苗或猪轮状病毒弱毒双价苗对母猪或仔猪进行预防注射。
轮状病毒腹泻目前暂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治疗反而延长病程,降低抗病能力。目前主要是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改变酸中毒。饮食调理: 饮食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母乳喂养的患儿暂停辅食,继续母乳喂养。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有效疫苗。可采用对症疗法,为了防止细菌的混合感染,使病症恶化,须使用抗菌药。为了缓和下痢引起的脱水状态可以补液。
什么是轮状病毒?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患上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1、摘要: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
2、轮状病毒性肠炎感染的判断很简单,通常只要依据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还有疾病症状,便可明确判断了。该病大多发生于秋季,并集中于某一地区流行,若发现当地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应该要注意该病。
3、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
4、轮状病毒腹泻通俗讲也称为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道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主要于每年的11月至来年5月侵袭5岁以内的儿童,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所有儿童在5岁以前都受到过轮状病毒感染。
5、轮状病毒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它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呕吐和腹泻。孩子会出现反复、持续的高热,体温通常在39℃左右。同时,病毒感染引起胃肠道极大 的反应,孩子会出现呕吐的症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