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的西安城墙
西安,坐落在关中平原腹地,北依渭河,南横秦岭,是曾经的十三朝古都,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朝代,就有秦、汉、隋、唐。所以西安在这漫长的朝代更迭中,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古迹,还有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

西安人文地图
在近百年以来,西安的发展变化尤其迅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许多的地方是一段时间一个变化,让人目不暇接。难能可贵的是,在变化的同时,这个城市的灵魂却从未改变,让人欣喜。
下面,笔者就搜集了上个世纪的百年间,西安的珍贵历史老照片,把百年西安的变迁,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1908年,从城外拍摄的西安古城。高大的城楼和箭楼,以及坚固的城墙,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了十三朝古都的气象。

△1914年的西安钟楼,钟楼前后的大街上,屋舍林立,行人不绝。

△1908年的西安古城箭楼,这座重檐歇山顶的箭楼,比起一般的箭楼,外表修建的要华丽得多。

△1908年的西安古城北城门,城门上面这座三重檐歇山顶的北城楼,气势磅礴,雄浑大气。

△1914年,西安古城内的一条大街,宽阔的大街两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2层楼房,骡马和行人走在大街上,一点也不拥挤。

△1908年,西安城外的灞桥上,一辆辆马车正从桥上驶过。在古代,远行的人一般都在灞桥折柳,和亲友分别。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数不清的诗句,来倾诉离愁别绪。

△1908年的大雁塔,周围的建筑是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为存放唐朝高僧玄奘从天竺取回来的经书所建。

△这是当时大雁塔另一个角度的老照片,可以清晰得看出,1908年的大雁塔,从下面到塔顶的每一层塔檐上,都长满了杂草。

△1914年的西安护城河,护城河边屋舍俨然,一叶小舟停在河边,颇有江南水乡的感觉。

△1908年的西安小雁塔,是为存放唐朝僧人义净从天竺取回来的经书所建。

△1908年的西安兴教塔,玄奘圆寂之后,李治和武则天为了纪念他,下令修建了此塔。

△1908年,西安香积寺内的善导舍利塔,塔顶部已经残缺。

△30年代,西安古城安定门,也就是正西门,道路上干净整洁,一辆辆黄包车从城门洞里通过。

△30年代,气势磅礴的西安鼓楼,前面是繁华的街道。

△30年代的西安鸿门,当年项羽为刘邦摆下鸿门宴,就在这个地方。

△30年代的西安曲江池遗址,1000多年前气势磅礴的皇家园林,只剩下了一个小水坑,和些许残垣断桥。

△30年代的华清宫,是唐玄宗下令修建的一座皇家园林。

△这是30年代华清宫里的华清池,为杨贵妃沐浴之处。

△30年代的寒窑,当年王宝钏就在这里,苦等了薛平贵18年。

△30年代的西安南大街,远处就是当时的西安钟楼。

△60年代,西安城楼下市民的生活情景。店铺门前的各种招牌文字,和精气神满满的市民,让人感受到了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80年代的西安街头,一位卖红薯大娘,正在用秤称红薯,秤杆高高的,朴实无华。

△80年代,西安鼓楼前的景象,当时的街道上,人们都骑着自行车出行,这才短短几十年,现在已经是满街的小汽车了。

△80年代的碑林景区内,一位身穿白衬衣的青年,正在里面悠闲地游览。当时里面的游客很少,显得清幽寂静。

△80年代的西安西大街,一眼望过去,当时的街上除了行人,只有几辆无轨电车,零星的楼房周围,是低矮的老建筑。

△80年代,在西安城墙上拍摄的箭楼,保存的相当不错,和1908年的箭楼,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80年代,一个穿着花衣服的小女孩,正在西安城隍庙里打篮球。

△80年代,西安西五路的一位电工师傅,正在无轨电车上检查线路。

△80年代的西安鼓楼,高大的鼓楼下,有坐着闲聊的青年,做针线活的妇女,奔跑的小朋友,还有散步的行人,一切是那么的恬淡自然。

△90年代的西安炭市街副食品市场,一眼望去,当时这市场可真不小,市场里面人山人海,很是繁华。
如今的西安,虽然高楼大厦遍地都是,但是城墙城楼和无数文化古迹都还在,漫步在西安城里,古与今和谐得融合在一座城里,让人眼前一亮。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古城墙和一座座城楼都亮了起来,这些千百年前的建筑,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