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老街的时光里
文/张玉乾
桑落墅老街,是一条长达五华里的东西街道,虽窄窄的,却承载了老街人民两千多年的繁衍生息。老街上的五大店十茶馆,赋予了桑落墅老街极具别样的特色。朝阳店的古玩、林家店的肉食、张家店的当铺、杨家店的药铺、周家店的美食,还有十个各具特色的茶馆,共同组成了古街的千年传承。秦始皇东巡路过此地永利镇并改名为桑落墅,北宋皇帝赵匡胤来到刘家店在大槐树上拴过马,还斗过当地恶霸,这些美好传说,至今仍留在五千多古街人民的心中。
这些传说和记忆,如同岁月的珍珠,串联起桑落墅老街的历史与文化。老街的每一砖一瓦、每一店一馆,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桑落墅古称永利镇,又名 “青龙街”,街道呈东西走向,状如龙形,东街为龙头,西街为龙尾,北街、南街为龙爪。这种独特的布局,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更赋予了老街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息。
老街东街曾有一座华严寺,是方圆几十里的佛教圣地,香火旺盛。从宋代至清代,桑落墅又相继建成了玉皇庙、关帝庙、三官庙、镇武庙等庙宇。这些庙宇建筑精美,香火旺盛,因此桑落墅的庙会特别多。每年的农历二月、三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腊月,四方百姓都会聚集于此,热闹非凡。
老街的繁荣,还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秦代开始,桑落墅境内就有官道,起自昌邑、潍县,经桑落墅街直达天津、北京。因此,桑落墅自古以来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声名远播,曾经有 “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墅(桑落墅)” 之说。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桑落墅街内的古建筑和庙宇大多已被拆毁,仅剩关帝庙旧址残垣断壁。
尽管如此,桑落墅老街依然保留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如今,这里的人们依然传承着古老的习俗和文化。在乡村记忆馆中,陈列着各类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民俗物品,仿佛让人置身于时空隧道,回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这些老物件和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桑落墅老街的人民,从未忘记这片土地的辉煌。他们期待着重塑华严寺、关帝庙等古建筑,重现千年古街的繁华。如今,桑落墅镇也在积极推动文化振兴,通过举办 “文化赶大集”“山东手造” 展览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走在桑落墅老街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那些古老的传说、传统的习俗、独特的建筑,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桑落墅老街,不仅仅是一条街道,它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份乡愁。在这里,每一步都踏在岁月的痕迹上,每一眼都望向历史的深处。
作者简介:张玉乾,文学爱好者,当过兵,办过企业,滨州市作家协会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