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吉林网】
人工凿冰、马拉绞盘、冰下走网……
一条条重达数十斤的鲜鱼脱冰而出。
这是每年12月底,松原查干湖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而为目睹这冰湖腾鱼的奇观,大量游客汇聚而来。
数据显示:
松原查干湖第23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当日,查干湖景区接待游客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33亿元。
(新华社)
查干湖是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提到查干湖,胖头鱼和冬捕,总能在第一时间搅动人们的心弦和味蕾。
说来也很巧,从空中俯瞰吉林西部区域,查干湖的轮廓非常形似“胖头鱼”,鱼头、鱼尾、鱼鳍……无一不有。
查干湖盛产的鱼有60多种,包括鲤鱼、鲫鱼、草鱼、鲢鱼、嘎鱼、白鱼等,最出名的就是鱼头超大的“胖头鱼”,学名叫鳙鱼,又称花鲢。
“胖头鱼”一般都在20斤以上,自家吃实惠,访亲送友有面儿。
在查干湖渔场的院子里,每到冬捕季,都会垒起壮观的“鱼墙”“鱼垛”。
从湖里打出来的鱼,上岸就被“速冻”住了,第一时间运到这里,一条条整齐码起,堆成一面面一人多高的“鱼墙”。
游客们来到这里,买鱼的同时纷纷和“鱼墙”合影。
“年年有鱼”在这里有了最具象的载体,也是查干湖对来往游客最美好的祝福。
(新华社)
这里仍有一组数据:
在2024年冬捕节开幕式期间,东方甄选团队直播销售查干湖有机胖头鱼。
3小时商品销售额达504万元,订单量2.18万单。
查干湖年年有鱼,附近村民的好日子更是年年有余。
“生意一年更比一年强,”李鱼记鱼庄内,查干湖全鱼宴烹饪技艺非遗传承人、老板娘徐冬芳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徐冬芳的鱼庄生意火爆,仅仅是附近村民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查干湖周边饭店、民宿、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给附近的乡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胖头鱼里的“金山银山”,背后有着当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致力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的多年不懈努力。
(新华社)
如今出门见绿,抬头见蓝,湖泊清澈,环境宜人的查干湖,曾经由于多种原因,一度几近干涸。
“引松工程”历经8年修通“草原运河”,引来松花江水进入查干湖。
此后,查干湖还一度由于面源污染等原因,致使湖水水质下降。
为改善水生态时,松原市系统谋划河湖连通工程,实现松花江—查干湖—嫩江水体连通,形成“泡泡相通、沼沼相连”的水生态体系;种植荷花、蒲草、芦苇,发挥水生植物的降解作用……
(新华社)
经过多年系统治理,查干湖重新恢复了草肥水美、百鸟翔集的景象。
在渔业可持续发展上,当地实施定期增殖放流和科学捕捞,使查干湖鲜鱼年产量保持在5000吨左右。
2024年2月,查干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如今的查干湖,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同样美不胜收,这里居民的生活更是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昕
初审: 郭龙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