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阳光明媚,昨晚的七星连珠还在心中荡漾。春天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微笑着走来,小草正铆足了精气神要破土而出,百花在妈妈的十月怀胎中即将呱呱坠地,冬眠在土地下的动物,已站在起跑线上蓄势待发,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我们刘姓宗亲一行11人(有柳姓一人)来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华夏古城涿州。首先走进三国书画院,今天巧逢书画院和《北京汉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河北涿州办事处今》正式启动。
走进三义宫大门几百米,规正严谨,苍劲有力,笔酣墨饱的“三国书画院”高高悬挂,“三国书画院”门匾是院主人涿州精英柳金柱亲笔。走进六百平的书院,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精美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翰墨飘香,满屋芬芳,毛主席警卫员吴连登、著名书画家范增、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等名仕大德的墨宝这里历历在目。
忠义千古传,英豪共此生。在三义宫负责人马昊昆的陪同下,我们游览三义宫。
三义宫是为纪念刘、关、张三兄弟桃园三结义而建的。始建于隋代,之后在唐、辽、元、明、清代均有修葺,在金代被列为涿州十景之一,也叫:“楼桑春社”。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岁月沧桑,多有破坏,在1996年进行了修复,建筑上采用明代传统的三进院落布局,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由外向里依次为山门、马神殿、关羽殿、张飞殿、三义殿正殿、退宫殿、五侯殿、少三义殿。三义宫中总共有87尊塑像,生动的体现了三国时期轰轰烈烈的场面和故事,也让人们回忆起久远的刀光剑影的历史。
近年来,涿州政府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大旅游业,招商引资,河北省建投投资二十多亿,重新建设以汉昭烈帝刘备为主题的文化设施,扩建三义宫,新建楼桑公园等等。三义宫保留了原建筑,在外围做了大刀阔斧的扩建,宽阔辽远的广场,高大宏伟古香古色的大门,美轮美奂的仿古街道,为旅游业配套的文化楼,当地人叫鸟巢,五星级的酒店,古今结合,相得益彰。重建后的三义宫整座庙宇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文化底蕴丰厚。
我们一行参观了张飞庙,庙主刘金柱亲自做导游。漫步在张飞庙,又是别样感受。享受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
张飞庙又称“张桓侯庙”,始建于唐初,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建。该庙位于河北省涿州市桃园办事处忠义店村,距涿州城区南约5公里,占地面积约56亩。历经明清两代的多次修缮,后年久失修,已成残垣断壁。1978年涿州政府提出谁出资谁受益的号召,柳金柱接手了张飞庙的重建。
张飞庙现建筑分两部分,一部分为“桃园三结义”故址,一部分为张飞庙。
——“桃园三结义”故址。刘备、关羽、张飞三英雄结义的桃庄,三人雕塑举杯换盏,开怀畅饮,栩栩如生。99棵桃树,桃花盛开,花枝摇曳,诉说着“桃园三结义”那段传奇。碑上刻录了刘、关、张三兄弟结义的历史故事。张飞井静静伫立,清澈的泉水映照着明媚的阳光,如画、如诗,如梦。饮马槽横卧院内,仰望星空,度量日月。
——张飞庙现存建筑多为仿清式风格,包括山门、马殿、正殿、享堂和墓冢等。正殿是庙宇的主体建筑,高大雄伟,内有张桓侯坐像,
九桶古墓碑耸立在大院四周,历历在目,每块碑上铭刻着先辈的智慧与情感,令人肃然起敬。也是庙主柳金柱从洒落在外的四面八方找回,一桶墓碑一个故事,柳金柱致力于收集这些珍贵遗物,传承与保护这段历史。他所做的,不仅是还原记忆,更赋予了历史以新的活力。
下午与会人员在张飞庙三国书画院开会,就如何落实国家号召传承汉文化进行了探讨。大家共同人为,汉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当下我们把祖辈好的故事、好的人和事写下来,承上启下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传承文化,传承历史,记载历史,创造历史,不辜负祖辈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姓氏,不辜负自己的人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有感:
桃花园里三结义,
霹雳一声蜀汉起
刘姓儿女今游园
龙抬头日阅奇迹
祖辈创建汉文化
西汉东汉又蜀汉
优秀文化耀环宇
护佑华夏永不熄
吾辈今日话传承
挥笔落墨创史记
帝王将帅英模多
文化精髓万万岁
参加活动的人员是:
刘振起:解放军后勤学院大校,博导,作家,享受正军级待遇。
刘哲: 国家文联基金会副秘书长。
刘文江:房山党史办原主任,作家。
刘会成:大兴志办主任,作家。
刘自强:古汉语老师,陕西省地情(地方史)专家,”汉中刘备文化研究会会长。
刘鹏举:涿州党校原副校长。
刘钇宏:北京百年风云汉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席,《中红智库》主编。
刘俊杰:北京百年风云汉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副主席,作家,北京写作学会副会长。
刘新彬:北京百年风云汉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副主席,味道香山餐饮总经理。
柳金柱:北京百年风云汉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河北涿州办事处执行会长,《三国书画院》院长。张 飞庙庙主。
刘会军:北京百年风云汉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办事处副会长兼秘书长,汉文化学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