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不久的1500米玻璃漂流滑道,像彩色巨龙般盘旋在沂源县悦庄镇下龙巷村的东山片区山坡上。6月21日恰是周六,伴着从山上漂流而下的游客的欢呼声,碰碰车场地上孩子们的尖叫声、文旅市集上的叫卖声、龙湾水乡美食园里大锅菜和烧烤升腾起的烟火气……下龙巷村又开始了人潮涌入的一天。
漂流滑道。
下龙巷村地处淄博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龙湾水乡”的核心位置。“我们的漂流从‘五一’节开始营业,到眼下已经有200万的营业额了,按70元一张门票计算,最少有2.8万人体验过我们的漂流项目。从‘五一’节到现在,至少有20多万游客来我们村游玩。”省委党史研究院派驻下龙巷村选调生马维娜介绍道。
除了漂流项目,下龙巷村还在宽阔的沂河水面上开展了水上冲浪、水上飞人游玩项目。河岸边依次排开了儿童大摆锤、旋转木马、小火车等游乐设施。河岸边升级版的玫瑰花束、风情草帽、“龙湾水乡”迷人风景墙,更是让游客在游玩之外解锁了拍照打卡的热情。
水上飞人表演。
走进龙湾水乡美食园,斑驳阳光洒在林下的餐桌上,游客们一边享受大锅菜、烧烤的烟火气,一边欣赏绿意盎然的自然风光。负责人之一的王美玲,是和妹夫合伙包下了这里的场地搞经营。“周末和节假日的生意就挺爆火,‘五一’节、端午节等大节,我们翻台五六回很正常。忙的时候,曾临时雇了20多人帮忙。”王美玲笑着说。
不远处的碰碰车场地也热闹非常,老板陶丽正忙着招呼客人。她和朋友合伙承包这块场地,端午节开业后一个周末就赚了一万多。“以前哪想过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来玩。”
下龙巷村创新采用“村企合作+村民参与”模式,超过160名村民参与到景区运维中。村民桑本玉正在漂流滑道下口忙着接收顺流而下的游客。他说:“我现在每天工资拿到160元,加班还有加班费,每个月挣七八千块钱没问题。”他还介绍起了自己同村人的收入情况:“俺们村里只要在项目上干活的,最少的也有6千块钱工资,俺家里还种了不少果树,今春大樱桃卖了2万多元,我们这收入,比在县城里打工强多了!”
村民在漂流滑道下口迎接顺流而下的游客。
“我们坚持村民主体,把冰雪乐园、绿化养护等分包给村民运营,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积极性,也让大家真正享受到文旅融合带来的红利。”马维娜介绍。
从市县镇三级联动精准营销,到全网曝光量超800万次;从直播带火流量,到话题连续登顶淄博文旅榜,龙湾水乡的爆火不是偶然。“村里通过上马漂流项目,加上夜间的水上火壶表演、举办啤酒美食节、篝火晚会等文旅活动,成功将游客在村里留驻的时间延长了,打造出‘白天看景漂流、夜晚烧烤赏秀’的独特游玩模式,推动了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的升级,形成了‘全龄覆盖、全时体验’的旅游产品矩阵。”马维娜介绍道。
下龙巷村景区夜景。
晚上的水上火壶表演。
下龙巷村临近青兰高速和临临高速,眼下从济南、淄博和潍坊临沂等地自驾前来游玩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如今的龙湾水乡,已不仅仅是观光和假日打卡地,更成为当地的文旅顶流地标。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唐峰 通讯员 郑子鹏 王东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