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县扎西宗乡以珠峰小镇闻名。尤其是沃玛龙自然村,虽距珠峰大本营50公里,但处于山坳豁口的特殊位置,在村民家中就能看到完整的珠峰。今年1月,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珠峰景区短暂关闭,3月恢复运营。震后,小镇可还无恙,游客是否依旧?记者乘车10个多小时,在日落前来到珠峰大本营探访。
珠峰观景台排长队,每人只许摆三个姿势拍照
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天气阴晴不定,寒风从雪山峡谷中吹来。上海援藏干部和记者开玩笑:“你怎么还穿着半年前地震时的那件羽绒服?”浓云如堆,珠峰只是露出山巅的尖角。尽管如此,观景台前游客仍排着长长的队伍。喇叭提示,每人只许摆三个姿势拍照,以便让所有人都能打卡。来到大本营的游客都很兴奋,拍完照片又回到队尾,等待第二次拍照的机会。一俟有机会上台,就把氧气瓶丢在一边,拿出携带的国旗挥舞。更有人在观景台做单手俯卧撑,炫耀身体素质。人群中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父母说:“没事,小孩子倒不容易高反。”
震后,珠峰客流一度受到影响,但到今年4月份,游客人数已经与去年持平,显示出恢复繁荣的趋势。
记者在珠峰小镇换乘景区的电动巴士,进入北大门沿扎嘎曲河边的珠峰路盘山而上。一路上在建的民宿酒店很多,进度不同。可以看到大量的建筑基坑,用木板支护钢筋杆件。有些楼房已经封顶。混凝土搅拌机不停运转,水泥灌浆车伸出长长的“手臂”,成捆的钢筋建材堆在地上。以前来这里,都是平地,隔段时间再来,新建民宿突然就如雨后春笋了。
“富氧”、“观星”是家家户户招牌上出现最多的字眼。富氧就是弥散供氧系统,最早是上海援藏参与引进的平措康桑酒店首先采用的,现在已经普及。很多酒店门前聚集方盒子造型的越野车,是吉普牧马人,或者坦克系列越野车。
酒店变多了,房间价格目前有一定程度下降,如今这里的民宿也许要进入竞争的阶段了。
“我家能不能多开几间客房?”锦江国际将负责民宿运营管理
能不能看到日照金山要看天气,也要看运气。走得近未必能一睹真容,离得远倒也许能看到。
在沃玛龙自然村的山坳里,散落着20户人家,层层叠叠的青稞梯田泛着新绿,成群的牦牛驮着晨雾从草场归来,终年积雪的山峰衬托着纯净的天幕。“捡到宝了。”上海援藏干部、定日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冬锋表示,上海援藏定日小组在这里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最佳观景点——在村民的家里,竟能望见珠穆朗玛峰。因此,上海援藏投资在沃玛龙村建设民宿,打造珠峰旅游节点。
村民自有住房以租借的方式拿出一部分,做民宿。目前,已完成所有房屋的外部改造。村民的房子原先是土坯墙,要在墙体里加入钢构件;原来不曾有房梁,要加上横向的钢梁;房顶进行水泥硬化。接下去将进入内部粉刷装修。此外,确定了上海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未来的民宿运营管理主体。
39岁的坚参是这里的村民,他家的老房子正对着珠峰。改造以后,计划一层作为商铺使用,二层辟出两个客房。村里的住户以老人为主,开民宿对他们是一笔额外收入,开小商店又能多一笔收入。因此,上海援藏干部每次到村里来,老百姓都显示出极大的热情。有村民问:“能不能在我家多开几个客房?”
年初的地震影响了民宿改造进度。按照现在的预计,年底之前全部改造可以完工,到明年有望向游客开放运营。
从“上海之根”到“世界之巅”,勾画“旅游+”产业发展蓝图
上海援藏干部脚踏实地走村入户,形成详细的调研报告,挖掘每一个村庄的文旅潜力,勾画“旅游+”的产业发展蓝图。
从北大门到大本营有100公里,开车要两个小时。不过,眼前虽有胜景,一上一下还是很累。旅行的意义不止是到达,还在于停留。在这100公里当中,打造停留的节点,让游客多住一晚。这符合旅游业的市场规律,让游客有更多的机会看到珠峰,也能使珠峰游的内容更丰富。
景区内,距离沃玛龙村40公里,有一个切村。由于是盘山路,40公里要开一小时。在切村,上海援藏挂牌成立“珠峰工坊”,为当地妇女传承堆绣、氆氇等传统编织技法提供空间,也增添了一个可以游玩观赏的节点。
上海援藏计划在切村展示的非遗文化还包括藏纸。当地的传承人龙珠说,藏纸的材料是从高海拔沙地挖出来的狼毒草。取下根茎部分的表皮,浸泡一周后捣烂再煮。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也正是这种毒性赋予了藏纸防虫防蛀、千年不坏的特性。今年,对口帮扶定日县的松江区组织一批书法家来到珠峰脚下。书法家对藏纸很感兴趣,现场抄写了松江名帖《平复帖》赠送给对方。他们表示,会将藏纸和珠峰的美景带回上海,推荐给更多的书画爱好者。
原标题:《“躺在民宿看珠峰”明年成真 | 定日震后重建回访》
栏目主编:范兵 文字编辑:赵征南
来源:作者:文汇报特派记者 沈竹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