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的历史文化名镇虎门镇不仅经济发达,也是东莞的文物大镇。近日,虎门镇精心组织编制了《东莞市虎门镇白沙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划定的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包括逆水流龟村堡片区、郑氏大宗祠片区,面积约1.53公顷。目前《规划》正面向社会征求公众意见。
被誉为“二维码”的逆水流龟村堡
规划范围面积约813.59公顷
护城河、围墙、堡垒楼、逃生井……这座如世外桃源般宁静而神秘的防御型古堡便是明末清初所建,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的逆水流龟村堡。四水围城的逆水流龟村堡,只有南面一条小桥与外界相连。走进其内,深壁固垒间的古民居、古巷陌、古井古树,让这座集军事学、仿生学与岭南建筑学一体的“迷你型”城池,蕴含了先人无穷的智慧,更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岭南水乡古村。
2016年和2017年,东莞市和虎门镇共同出资900万元,对这座古村堡进行两次修缮。近年来,虎门镇依托这处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策划举行各种文旅融合活动。2020年底,在古村堡内又建设郑师许陈列馆。目前,这一被誉为“二维码”的城堡也成为虎门镇的一处网红“打卡”地,古堡焕发出“新春”。
距逆水流龟村堡相隔不远的郑氏大宗祠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也白沙郑氏族人的“始祖祠”,始建于宋朝,明万历、清嘉庆年间重修,该建筑对研究明清岭南古建筑和白沙村史及郑氏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规划》称,本次规划范围为白沙社区行政辖区,面积约813.59公顷。结合历史文化遗存及周边环境现状、村志史料、村庄格局变迁,共划定白沙传统村落保护范围6.26公顷,其中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1.53公顷、传统村落建设控制地带4.73公顷。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包括逆水流龟村堡片区、郑氏大宗祠片区;传统村落建设控制地带主要包括郑氏大宗祠周边环境、茶园传统建筑群及周边建筑、塘边坊局部、逆水流龟村堡外围现代建筑。
不得改变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规划》要求,核心保护范围内严格限制与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新建、扩建基础设施等需符合相关规范,建筑高度不得大于9米,且要与传统风貌协调;不可移动文物按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同时严禁开山、采石等破坏活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工程应与核心区风貌一致,不得影响视觉景观,涉及文物的工程要履行报批手续。环境协调区则以现有传统民居为基础,控制新建建筑风格,避免大拆大建,确保旅游景观建筑体现白沙村特色。
东莞市住建局表示,此次规划公示是白沙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通过广泛吸纳公众意见,将使规划更贴合实际需求,为白沙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市民可通过官方渠道了解规划详情,积极建言献策。
文、图|记者 文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