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中国侨联主办、四川省侨联承办的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走进资阳安岳。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马来西亚5国的37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和4名海外领队老师近距离领略了资阳安岳的秀美山川和独特魅力。
上午10点30分,安岳石刻·圆觉洞景区的石板路上,加拿大华裔女孩叶配瑜举起手机不停拍照,她兴奋地说:“当我站在这些石刻面前,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智慧,课本里的东方美学活了!”当孩子们了解到安岳石刻现存唐宋摩崖石刻造像10万余尊、经文40余万字的规模时,纷纷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感叹。
如果说圆觉洞的震撼是“一眼千年”,那么秦九韶纪念馆则让这群孩子触摸到了另一种“中国智慧”。据介绍,秦九韶出生于安岳,是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其所著的《数书九章》享誉中外。在纪念馆内,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对秦九韶的成就表示由衷的敬佩。“秦九韶在《数书九章》所创的‘大衍求一术’,领先西方剩余定理500年,真是让人骄傲!”意大利华裔少年何璐斐激动地说。
夏令营走进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张英摄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的“穿越时刻”。走进这里,仿佛瞬间穿越时空隧道,以往只能远观的精美石窟造像,如今“走”出崖壁,以超高清、3D立体的形态呈现在眼前。数字展示中心运用前沿的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将安岳石窟的绝美细节“放大”到极致,能清晰看到佛像上的每一处褶皱、面部表情。孩子们纷纷感叹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沉浸式感受石窟文化的魅力。
石永恩正在传授石刻技艺。张英摄
如果说数字技术让历史“活”了过来,那么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石永恩学习石刻技艺,则让文化真正“长”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在安岳石刻·圆觉洞景区游客中心的非遗工坊里,石永恩手持錾子,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孩子们。不少孩子在石永恩指导下尝试雕刻纹样,西班牙华裔少年徐嘉隆舍不得停手:“我以前觉得石刻很硬、很冷,现在才知道,每一次雕刻都要带着温度。”
据了解,未来安岳还将结合非遗工坊、数字展馆等资源,设计更多“可触摸、可互动、可传承”的文化体验项目,让更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化对中华文明根脉的认识与认同。(潘政吉、张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