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全媒体记者 吴刚
1
龙山终于通高铁了。不是动车,是“高铁”哦。
在这里,祝贺龙山/来凤双城的大哥们,早上在家门口嗦粉,中午到沙坪坝涮锅,下午带一身豆瓣酱加花椒味回来,慢生生买菜做饭等老婆下班。
——从原来差不多5小时到现在不用2小时,人类科技的空间魔法,将重庆与龙山的距离,一下子压缩至两节课的时间,对龙山人来说,去重庆比去吉首都快。
除了吃火锅,去重庆还能干嘛呢?
打卡李子坝的“穿楼轻轨”就很不错,或者聆听歌乐山的“红梅故事”,或者品尝磁器口的“雾都美食”,或者单纯游荡解放碑,看帅哥美女,看人间喧嚣。
不管怎么样,纳入重庆“两小时经济圈”的龙山,必将从2025年7月1日起,慢慢发生与重庆相关的诸多变化,悄然积蓄更接近川渝风情的城市韵味。
2
反过来也一样。
重庆人从这天起,多了个可以“巴适近郊游”的选择。
双休日带一家子或者几家子人,高铁一路飞,轻松到龙山,然后八面山露个营、飞虎洞吹个风、太平山求个签、惹巴拉野个炊……都不用讲普通话。
我能设想的很有趣的画面是,2026年春节除夕,重庆人看热闹不怕事大,集体坐高铁直达龙山北,然后包圆“湘鄂情大桥”,一个个嗑着瓜子喝着米酒——右眼看龙山人放烟花,左眼看来凤人看烟花。
除夕来了当然可以顺便吃个龙山年夜饭。然而说到吃,我大龙山作为湘西最会吃的县城,各种特色馆子独家菜品多如牛毛,只欠写成电话黄页,倘若重庆人过来一家家不重样地吃,光捡有名的,这年夜饭恐怕能吃到中秋。
而重庆观音桥的餐馆菜单上,也许会多出清炒龙山百合、合蒸龙山腊味、正宗龙山榨菜、炭烤龙山糍粑等新鲜菜名。
旅游就是这样,你从你活腻了的地方来到我活腻了的地方玩,我从我活腻了的地方去到你活腻了的地方玩,负负得正,双赢。
龙山文旅,来凤文旅,真得把脑子里面的所有滚珠都动起来,抓住这个难得且注定会消逝的机会,争取让重庆人人都知道他们多了个可以爽玩的“跨省新郊区”,就算双方互相打个卡,我们都会赢麻——他们人多,所以优势在我们,哈哈。
3
可惜目前开通的这个“高铁”,似乎不那么理直气壮地正宗。
原因在于,这条线路不是一条完整的“高铁线”——黔江站以西,设计时速350公里,常德站以东也是时速350公里,而两站之间的这一段,名为“黔张常铁路”,设计时速只有200公里,平时开“动车”,实际运行速度大概是时速160公里。
嗯,这就很像孙猴子的棍子,两头箍金,中间的336公里,是铁家伙。
作为湘西人,刚听到龙山要通高铁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充满了“我大湘西又多了条高铁”的自豪,稍一沉吟又十分担忧:如果这就是传说中的“渝厦高铁”,那么另一个传说中将在吉首与“张吉怀高铁”交叉的正经高铁“秀吉益”(秀山-吉首-益阳,设计时速350公里),会不会因此“黄了”?
龙山得到时速200公里的准高铁,湘西失去时速300公里的真高铁?
我怕啊。那不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么?
4
惴惴不安的我,赶紧查信息,不想却意外发现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黔吉高铁”(黔江-吉首,全长224公里,重庆段151.8公里,湖南段72.2公里,为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段建设用地预审已于今年2月18日获批(自然资办函〔2025〕377号),4月27日湖南段获批(自然资办函〔2025〕993号),至此全线预审完成,为2026年全面开工扫清关键障碍。
兹事体大,我对网上所有信息都不敢相信,直到我在自然资源部官网查到白纸黑字的批文,我那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嗯嗯嗯,你好,黔张常。
哎哟,想不到啊想不到,我大吉首,在“高速时代”成为枢纽城市,在“高铁时代”也即将成为枢纽城市。未来的吉首高铁站,五个方向发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是时速350公里的快车,唯有西南方向是时速250公里,想想就很爽。
唯一不那么爽的是,现在,航班有了,高速成枢纽了,高铁也要成枢纽了,文旅再搞不好,我们再也不能怪“交通瓶颈”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