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部空军牵头组织民航内蒙古空管分局和在乌兰布统运营的18家通用航空公司开展专题研讨会,共商乌兰布统地区低空旅游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经多方充分协商,达成通用航空作业安全协议,军民携手共推低空旅游业乘势“腾飞”。
近年来,作为旅游市场的新质生产力,低空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乌兰布统是赤峰重点旅游景区,云端视角俯瞰广袤草原备受游客青睐。然而,乌兰布统地区通用航空飞行区面积较小,在半径16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18家通用航空公司,飞行器包括热气球、直升机、动力伞、滑翔机、三角翼等。各家公司在飞行时间安排、高度层分配、飞行空域存在不同程度地重叠、交叉,飞行矛盾较为突出,容易发生飞行器“空中打架”事故。
“无安全,不低空”,安全是低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底线。为进一步规范通用航空飞行秩序,提高空域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地方低空旅游业发展,军方进一步优化空域管理,在夏季旅游旺季最大限度让利于民,为通用航空飞行活动提供充足空间,划设了乌兰布统临时报告空域,供通用航空公司开展集中飞行活动。即通用航空公司飞行器在标高2000米(含)以下飞行,军民航飞行活动涉及该空域时,在标高2600米(含)以上飞行。通用航空公司飞行器与军民航飞行活动保持600米高度差,有效避免飞行冲突。
乌兰布统临时报告空域创新实行值班制度,让通用航空公司参与到空域安全管理工作中。在临时报告空域飞行的通用航空公司轮流担任值班员,每家公司值班7天。值班员负责制定精细化飞行调配方案,向空管部门通报空域内飞行动态,让各家通用航空公司飞得起来、飞得顺利、飞得安全。
乌兰布统临时报告空域管理模式打破常规,助力低空旅游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减少了申请批复环节,下放了空域管理权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北部空军相关人士介绍,各家通用航空公司在乌兰布统临时报告空域内飞行活动不再需要逐个提出申请,获得批复才能起飞,而是由值班员前一天统一上报次日飞行计划,且飞行时只报告第一个飞行器起飞和最后一个飞行器落地的动态,其间飞行活动无须再报告,上报电话由之前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减少到只需打两个电话即可。在上报的飞行计划时间段内,通用航空公司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飞行器可以随时起飞,从而大大提高游客的体验感。此外,通用航空作业安全协议还明确了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置流程,确保各方飞行安全及有序快速应对突发状况。
全媒体记者:周建军
编辑:马雪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