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早上8点35分,北京站开出个蓝白渐变的铁家伙,车身上"星光・燕赵号"五个字十分醒目。
倒不是什么高科技新干线,这玩意儿本质上是移动KTV + 观景台 + 美食广场,首航就拉着游客们奔承德避暑去了。
但在京津冀,这还是首个独一份。
车厢里热闹非常,头发花白的叔叔阿姨们对着超大车窗疯狂自拍。
有个穿花衬衫的大爷举着车票,开心的不得了:"才375块!比孙子给游戏充皮肤便宜多了!"
这话没毛病,毕竟对老年人来说,旅游比给年轻人当提款机划算。
"星光・燕赵号" 听着像科幻片里的宇宙飞船,实际上是个行走的老年活动中心。
7 节车厢分工明确:全景观光车负责让大妈们拍抖音,娱乐车供大爷们打扑克,主题餐车管投喂,
还有能转 180 度的头等舱座椅,这可是专门给腰腿不好的老人设计,比家里的按摩椅还贴心。
设计团队把2米×1.2米的大窗户安装上,连天窗都开了,生怕老年游客错过窗外任何一朵云,这哪是列车,分明是移动的观景大沙发。
车上飘着驴肉火烧和缸炉烧饼的香味,"燕赵佳膳" 餐车诚不欺我。
乘务员给老人递热毛巾比给领导端茶还勤快,包厢里有人哼京剧《打龙袍》,多功能车厢里非遗老师正教蔚县剪纸,剪刀在红纸上翻飞。
这场景,说是燕赵文化展厅都谦虚了,简直是老年版《国家宝藏》现场。
京津冀搞这旅游专列,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
今年3月15日天津就开了趟银发专列,452个老人直接干到江西、湖南、广东,12天逛遍5个5A、6个4A景区。
婺源油菜花田里飘着丝巾,肇庆紫荆花树下大爷们举着单反互拍,餐车上庐山石鸡香气能勾出馋虫。
有个陶大妈乐呵得合不拢嘴:"上次儿女帮报名,这次我和老伴自己来!不用拎行李,工作人员比亲闺女还周到"。
瞧瞧,老年人已经学会自己安排诗和远方了。
铁路部门为了银发族们的安全出行,俨然成了老年健康专家。
餐车搞"三控健康餐",盐油糖都卡得死死的,每份标热量,小米粥炖得能当婴儿辅食。
医护人员带着AED设备巡车厢,量血压是专业的。
卧铺加宽8 厘米,包厢加了私密门,小桌板下藏着充电口。
列车长张文泉整出"五个一" 服务:一杯热水、一次提醒、一次介绍、一次帮拎行李、一次问需求。
这服务密度,五星级酒店看了都得连夜改SOP。
京津冀在文旅融合上,早就憋着搞个大的。
今年1月17日三地在天津开发布会,拿出三十条历史文化线路,北京十条、天津十条、河北十条,还打包十条精品线。
"树守长城 乐居水镇"" 故园旧事 话说洋楼 ""古城古韵 历史之旅",听着就比上班有意思。
更绝的是"津韵伴暖阳 动感在京张",把北京、张家口、天津景区串起来,生怕大爷大妈们没得玩。
"星光・燕赵号" 背后是三方组队:国铁北京局管跑,河北省发改委搞协调,中旅集团管服务。
河北省发改委的人说得实在:" 这是'路地企'合作新模式,说白了就是三家联手给老年人旅游提供新思路"。
12306上直接卖" 车票 + X" 套餐,承德避暑山庄、坝上草原、金山岭长城打包带走,还能加研学、温泉、亲子服务,把旅游玩成了自助餐加购模式。
早上8:35北京出发,下午15:08到承德;返程15:48开,20:40到北京丰台站。
这节奏,刚好够大爷大妈在车上吃完晚饭不积食,比老年大学的课程表还贴心。
后续还打算根据需求灵活开,摆明了要把退休人士的养老生活玩出花来。
当年有人说绿皮车要完蛋,结果现在旅游专列成香饽饽,尤其是老年专列。
4 月开 "丹凤" 康养列车,5 月推 "京藏号"。
老年人们宁愿坐两天火车,也不愿挤三小时经济舱,毕竟火车上能打扑克、唱京剧,怎么也比飞机舒服的多。
车厢里导游一喊:"叔叔阿姨看右边!金山岭长城到啦!" 满车银发齐刷刷转头。
窗外是六百年明长城,窗内是掐丝珐琅装饰,古今混搭得毫无违和感。
京津冀观光列车从侧面展现出了中国旅游的新趋势:年轻人搞特种兵式打卡,银发族用慢火车丈量山河。
他们的退休金和闲时间,成了文旅市场最肥的那块肉。而三地政府打造的"移动观景客厅",精准打造老年人的幸福感。
车轮碾过铁轨,混着老人们打扑克的笑声。
列车穿出燕山隧道,阳光洒满车厢。前排大爷擦着老花镜对老伴说:"下次叫老张他们也来?"#头条深一度#
(老A)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