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选择正规渠道,避开“黑旅行社”
1.验证旅行社资质
报名前查看旅行社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可通过“企查查”“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官网或当地文旅局查询真伪。
警惕“冒牌货”:拒绝通过微信群、朋友圈、低价平台等非正规渠道报名,尤其警惕“户外俱乐部”“研学机构”等名义的非法组团。
2.服务网点
旅行社的门店(服务网点)仅负责咨询和收客,无权自行组团发客。若对方声称“独立发团”,需核实是否由总社统一操作,并要求合同加盖总社公章。
02拒绝“免费”“低价”诱惑,远离消费陷阱
3.识破不合理低价套路
“9.9元XX游”“0元XX游”等宣传多为陷阱,背后往往通过强制购物、自费项目或降低食宿标准牟利。
理性算账:提前查询机票、酒店、门票的市场价,若团费明显低于成本价,需谨慎订团。
4.合同细节要理清
要求旅行社提供详细行程单,合同中必须明确:
每天游览景点、时长及门票是否包含;
购物店名称、停留时间(总购物次数不得超过行程天数一半);
自费项目清单及价格,注明“自愿参加”。
警惕模糊条款:如“赠送景点”“特色体验”等,可能是购物店或二次收费项目。
03购物防坑:不盲从、不冲动
5.警惕导游话术套路
常见诱导话术:“政府扶持项目”“工厂直销价”“玉能挡灾”“药材包治百病”等,保持理性,勿轻信“限量”“特供”宣传。
冷处理应对:不接话、不表态,明确表示“不需要”。
6.保留证据,方便维权
购物时索要发票或收据,注明商品详细信息(如玉石需附带鉴定证书);
若遇强迫购物,立即录音录像,合理维权;
04行程中突发状况应对技巧
7.对“导游擅自改行程”坚决说不!
若导游临时增加购物点、缩短景点时间或替换廉价景点,可要求按原合同执行。若遭拒,留存证据并投诉。
8.恶意甩团、索要小费?直接举报!
导游以“车坏了”“酒店没房”等理由甩客,立即联系旅行社负责人解决,若无人处理,报警并投诉至文旅局。
国内游无需支付小费!若导游暗示“服务好要打赏”,可明确拒绝。
05维权必备:留证据+快速投诉
9.关键证据清单
旅游合同、缴费凭证、行程单;
强制购物录音/录像、购物小票、商品照片;
导游擅自改行程的聊天记录或现场记录。
10.投诉渠道
现场维权:拨打12345(市民热线);
事后维权: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提交材料,或向当地文旅局、消协投诉;
紧急情况:遭遇人身威胁时,立即报警(110)。
你的每一次谨慎选择和理性维权,
都在推动旅游市场更规范!
祝您旅途愉快,远离套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