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秒还在草原打卡拍照,下一秒就踩进了雪堆里。这种体验太奇妙了。”7月11日,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在呼伦贝尔牙克石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感叹道。
当前正值盛夏,在全国许多地区被热浪笼罩时,牙克石市却打造了一个清凉的“冰雪世界”。
洁白的雪道与草地、松林、流水交相辉映。牙克石融媒体中心 图
7月11日,“歌游内蒙古 夏至呼伦贝尔”2025牙克石凤凰山雪夏欢乐季活动正式开幕,以全新的避暑消夏方式,给游客带来盛夏玩雪的独特体验。
在这种特殊的度夏方式背后,是牙克石对文旅产业的用心规划和打造。此次活动铺设的雪地用雪达6万立方米,均为去冬今春的存雪。
牙克石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贺杨向澎湃新闻介绍,牙克石夏季户外嬉雪已经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这种“反差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值得一提的是,夏季在牙克石,不仅可以体验滑雪、玩雪圈、驾驶雪地摩托、漫步雪道,近距离触摸这份“清凉”,更有星空露营、民族服饰旅拍、马术探险、水上飞人等众多新玩法、新体验。
游客可以体验雪地摩托。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王晓博 摄
牙克石在满语中意为“要塞”,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的交会处。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富集的自然资源, 使这里浓缩了呼伦贝尔森林、草原、湿地、水域等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此外,牙克石还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夏季平均气温仅18到20摄氏度。
如果驾车从牙克石市区出发,大约20分钟就能到达凤凰山旅游度假区,这里被称为牙克石的“后花园”。
一路上,窗外是无边的绿浪。起伏的山丘像披着绿色的绒毯,慵懒地卧在天际线上。抵达度假区核心区域后,视线便会被一片“银装素裹”所吸引。一条长500米,宽8米的雪道与葱郁草地、茂密树林、潺潺流水勾勒出一幅夏日雪景图。
这片雪地并非人工造雪,均是当地去冬今春的存雪。
牙克石凤凰山雪夏欢乐季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王晓博 摄
澎湃新闻了解到,牙克石冰雪期长达7 个月,具有降雪时间最早、留存时间最长、天然性最纯和冰雪文化最浓四大特点。2018年,牙克石被国家气候中心授予“中国冰雪之都”国家气候标志。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片存雪便是将冬天厚厚积雪精心打包,用层层草帘紧紧包裹,这样一来就如同将雪存进了“冰柜”。当夏天来临,这份“冬天的馈赠”将被逐一拆解,这种方式在当地被形象地称为“拆雪包”。
7月11日,长长的雪道呈现在游客眼前。随着2025牙克石凤凰山雪夏欢乐季活动的开启,当地夏季旅游的序幕也正式拉开。
当天,众多市民和游客身着鲜艳轻盈的夏装,在雪地上尽情奔跑嬉戏,欣喜地体验着滑雪、玩雪圈、雪地摩托等项目,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这种盛夏玩雪的独特体验让许多游客惊叹不已。来自苏州的周先生经朋友介绍来到凤凰山游玩,他对澎湃新闻说,“这种模式打破了季节的限制,在呼伦贝尔不只能看大草原,还能看雪,很新奇也很治愈。”
“这是全国独一份,也是我们的特色亮点。想要夏季看雪玩雪,就要来呼伦贝尔牙克石。”牙克石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贺杨如是说道。
牙克石凤凰山雪夏欢乐季活动为期三天,除了反季嬉雪这一大亮点外,还推出了越野车凤凰山秘境穿越108线、龙凤飞天、水上打铁花等系列项目。此外,萌宠互动、民族服饰旅拍、马术探险、水上娱乐、户外烧烤、星空露营、烟花篝火等多样业态也一一呈现,全方位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购物、美食等多元需求。
游客在牙克石体验水上飞人、摩托飞艇项目。牙克石融媒体中心图
澎湃新闻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游客原本将牙克石作为齐齐哈尔到呼伦贝尔的中转点,却因“被凤凰山庄美到了,又多住了两天”;还有网友把牙克石比作宫崎骏笔下的梦幻之境,“这样的夏天谁不向往?”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牙克石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86.62万人次,同比增长39.66%;旅游业总收入35.57亿元,同比增长22.66%。
贺杨表示,未来,牙克石市将继续深化夏季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丰富文旅惠民活动,为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缤纷的旅游体验,推动文旅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
澎湃新闻记者 郑舞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