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圆圆说
在我们国家的东北角,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阳光明媚的下午茶时间,这里的太阳已经准备“打卡下班”了。
下午三点多,太阳悄然下山;四点刚过,街道便空无一人;到了六七点,家家户户已熄灯准备睡觉。

这就是中国天黑最早的地方,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
这座小镇上如今只住着一户人家,全镇唯一的男性居民和他的家人,他们与边防战士为伴,过着与国内绝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生活。
乌苏镇这个不起眼的小镇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时间体验:冬季下午三点左右,夜幕便悄然降临;而夏季的凌晨两点十分,第一缕阳光就已经洒满江面。
民国时期,这里商贾云集,上千居民在此与俄罗斯人做生意。如今,全镇却只剩下一户人家。
他曾经是镇上唯一的居民,如今与妻子和孩子,共同守护着这片“最早入睡”的土地。
整个镇子仅有一条街道,除了这户居民,还有一座边防哨所和一家旅馆。

然而,这里却是中国最大大马哈鱼渔场,黑龙江省90%的大马哈鱼都产自这里,这种奇妙的反差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下午三点左右,很多打工人还在办公室忙碌,甚至刚起床准备接着上下午的班,乌苏镇就已经陷入天黑,居民也开始准备晚饭了;
四点刚过,他们可能已经收拾好碗筷,六七点左右,他们就开始准备睡觉了。这种作息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可思议,却是乌苏镇人世代延续的生活方式。

一位老渔民说,这里鱼汛季节最热闹,秋天捕鱼期,各地渔民都来到这里,商贩聚集收购大马哈鱼,整条江上人欢鱼跃。
但鱼汛一过,镇上就恢复宁静,除了哨所战士,就剩那户人家了。
乌苏镇居民的生活完全遵循自然光线调节。冬季下午三点多天开始擦黑,他们便早早结束户外活动;夏季则恰恰相反,晚上十点太阳才依依不舍落下地平线。

当地唯一的旅馆主人说,游客最不习惯的就是他们的作息。
下午四点,他们准备晚饭时,游客却还在问去哪看日落。等游客看完日落回来想吃饭,他们都已经准备睡觉了。这种时间错位常让游客既困惑又觉新奇。
虽地处偏远,但乌苏镇并不孤独。随着“中国最早日出”的名声远播,越来越多的游客专程前来体验这种独特的时间节奏。

他们借宿在镇上唯一的旅馆,只为在凌晨两点十分见证夏季第一缕阳光染红江面的壮丽景象。
有趣的是,中国天黑最早的地方,同时也是天亮最早的地方。
距乌苏镇不远的黑瞎子岛,夏季凌晨两点,天就开始蒙蒙亮,三点左右太阳便跃出地平线。
这块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宝地,曾在1921年被苏联占领,直到2008年才回归祖国怀抱。

如今,岛西侧171平方公里土地已重新飘扬五星红旗。
由于曾被俄罗斯统治七十余年,这里聚居着不少中俄混血居民。
漫步街头,常有金发碧眼的俄罗斯美女擦肩而过,她们或是游客,或是嫁到中国的定居者,成为边陲小镇一道靓丽风景。
一位摄影爱好者分享道,当全国人民还在睡梦中,黑瞎子岛的天空已泛出鱼肚白。三点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照亮整个江面,那种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

抚远市也因此成为独一无二的“时间之城”,它既拥有全国最早的日出,又拥有全国最早的黑夜。
这种极端的时间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追求新奇旅行体验的人们。
当最东端的抚远夜幕降临,最西端的新疆喀什却仍是阳光灿烂,两地的“实际时差”达到六小时左右。
想象这样的场景:下午四点,乌苏镇居民已准备就寝;此时喀什的太阳还高高挂在空中,当地人要等到晚上十点才迎来日落。

当喀什人结束晚餐准备晚间活动时,乌苏镇人已经睡了五个小时。
新疆喀什作为中国天黑最晚的地方,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晚上十点,当东部城市已进入夜生活高潮,喀什的夕阳余晖才刚刚染红古城墙;夜里十一点,街头依然热闹非凡,夜市飘香,孩子们仍在巷弄间追逐嬉戏。

一位常年往返于东西部的商人深有感触:“每次从喀什飞上海,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起飞时喀什天色大亮,飞行六小时后降落上海,却发现天色更暗了。这种逆时光飞行的体验,是中国独有的神奇感受。”
当上海的白领还在为下班高峰堵车烦恼时,中国最东端的小镇居民早已进入梦乡三个小时;新疆的上班族上午十点才开始工作,而东北的农民凌晨三点就已下地;

你羡慕哪种生活呢?你还知道哪些独特的地方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