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银川7月12日消息(记者李畅 见习记者吴佳仪)北京时间7月11日22时33分,宁夏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这座沉睡千年的王朝遗迹,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赢得国际认可,在贺兰山麓激荡起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新浪潮。
消息传来,社会各界为之振奋,从参与申遗的工作者到普通市民,从专家学者到各地游客,西夏陵的成功“出圈”引发了热烈反响。
世界文化遗产——西夏陵(央广网记者齐平摄)
“每周都有游客询问哪里能买到正宗的枸杞和滩羊皮。”西夏区宁华路街道平吉堡社区工作人员方媛表示,社区依托西夏陵缓冲区地理优势,近年来累计开展文化宣讲、文物保护活动48场,让保护文物的理念深入到每个社区居民的心中。更显著的是,陵区发展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形成“文化引流—消费助农—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如今西夏陵申遗成功,方媛难掩激动之情:“这对我们社区来说是极大的鼓舞,未来我们有信心借着这股‘东风’,进一步推动文化与农业深度融合,让更多人了解西夏文化的同时,也让本地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作为申遗工作的直接参与者,西夏区宁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唐玉强难掩内心的激动:“此次西夏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对我们宁夏来讲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作为属地街道的一员,能亲身参与申遗全过程,我既高兴又自豪。”他坦言,在前期筹备中,团队全力做好外围保障工作,为申遗筑牢基础。“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重大褒奖。”
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唐玉强更清醒认识到肩头的责任:“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全新起点。我们将以守护世界遗产的标准,全力做好环境保障和服务提升工作。”他具体介绍,街道将重点整治环境卫生、规范交通秩序,持续清理违章建筑,根治占道经营、私自摆摊设点等城市管理乱象。“我们负责的外围环境是西夏陵的‘第一印象’,必须精益求精。”此外,街道还将统筹志愿服务力量,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舒心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这才是申遗的最终意义。”
银川市委外事办公室李东彬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为精准翻译“夯土版筑技术”等术语,他不仅研读敦煌研究院资料,更跟随考古队现场记录。“下一步我们将培养多语种讲解员团队,建立术语库,让国际游客读懂每一块碑刻背后的文明密码。”这位曾服务UNESCO考察的翻译官如是说。李东彬深知,语言是文化传播的桥梁,西夏陵走向世界,需要跨越语言障碍。“我们会加快培养一批精通多语种、熟悉西夏文化的讲解员,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向全球游客讲述西夏故事,让西夏陵在国际舞台上真正‘活’起来。”
在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实地游览的游客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真切感受。
一位正在陵区参观的北京游客王先生激动地说:“亲眼看到这些历经千年的夯土建筑,比想象中更震撼。申遗成功后,景区的解说服务明显提升,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理解。”
来自西安的游客李女士则对陵区保护状况点赞:“作为世界遗产,这里的文物保护确实专业。通过VR技术重现的西夏建筑原貌,让我直观感受到西夏时期的辉煌。最惊喜的是在文创店买到了以西夏文为灵感设计的书签,这样的文化衍生品既有特色又有纪念意义。”
两位游客都不约而同提到,申遗成功后新增的多语种导览服务,让外国游客也能深入了解西夏文化,这种国际化的展示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银川当地市民更是难掩自豪之情。市民张先生激动地说:“西夏陵就在我们家门口,现在成了世界遗产,这是银川人的骄傲。以后我要经常带外地朋友来参观,让他们也领略咱家乡的深厚文化底蕴。”王女士也表示:“希望借着申遗成功的契机,政府能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来到银川,来到西夏陵,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副教授邓文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申遗成功将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西夏学研究中,目前研究院通过开设《西夏建筑艺术》等课程,已输送23名毕业生参与遗产监测工作。“我们将继续深化对西夏陵文化内涵的挖掘,借助多学科交叉研究,揭示其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独特价值,为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赞赏中国政府在遗产保护中的系统性努力。西夏陵符合世界遗产标准2(展现人类重要交流阶段)和标准3(独特文明见证),其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构成的完整体系,实证了11-13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对话。
正如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强调,要持续努力确保西夏陵突出价值得到广泛传播、永续传承,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此刻,巍巍贺兰山守护着的这片陵冢群,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向世界述说着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永恒魅力,而社会各界也将携手共进,续写西夏陵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崭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