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走过很多地方,也和不少人一起同行过。说实话,刚退休那会儿,也特别想跟老朋友组团出门,觉得能边玩边唠嗑,是最幸福的事。
可真经历几次后,我只想说一句大实话:长途旅行,能一个人就别凑人,能单独就别结伴。哪怕关系再铁、感情再深,路上几天回来,也可能闹得不欢而散。不是悲观,而是年纪越大,性格越定型,问题就越藏不住,尤其是长时间待在一起!
第一怕:节奏对不上,一路上生闷气
你想慢慢看景,他非要按点打卡;你想睡到自然醒,她六点起床叮叮咣咣收拾行李;你走几步想歇一歇,对方早冲到前头十几米,催你:“快点,再不走就没得看了!”哪有这么着急啊,咱们这岁数,可不比年轻人了!
有一次我和一个认识二十年的姐妹去西安,她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八点要出发,晚上还要夜游。我说想在古城墙那多坐一会儿,她还说我:“你这人真没效率。”我心里一堵:我是来放松的,不是来参加竞赛的。
旅行这种事,一旦节奏不合,就别说风景了,连走路都走得火大。
第二怕:金钱观念不同,处处别扭
老朋友一起出门,最怕“AA”不清又“算计”太多。有的人花钱大方,吃顿饭点三四个菜不心疼;有的人抠门到骨头里,连瓶矿泉水都要记账。
我跟一位邻居出门,在民宿门口买水果,她说要“拼一份”,结果挑了一堆我不吃的。吃完后她说:“你多吃了点,下顿你来请。”我当场就无语了,整个旅程心里都堵得不行!
旅游最怕这种小账算来算去,一路都在为几块钱纠结。不是说钱重要,而是观念不同,早晚会有疙瘩。出去一趟,吃得不是美食,是情绪。花的不是钱,是关系。
第三怕:脾气一上头,再好的朋友也伤感情
人在旅途,谁都有情绪。天太热、景点人太多、排队太久……这些都会让人烦躁。平时忍得住的人,在旅途中反而最容易“炸”。一句话没说对、一个安排没合心意,都可能变成争吵导火索。我见过两个关系很好的老姐妹,在丽江旅行,第三天就开始冷战。一个说:“你总自己先点菜。”另一个说:“你一天到晚只顾自己拍照。”
回来后,听说她俩三个月没再说话。旅行暴露的不是谁不好,而是大家都忘了:不是每个朋友都适合“一起过日子”。
那是不是就别和任何人旅行了?当然不是啦。
关系不合适的人别勉强,真的想结伴出行,请选“同频”的朋友,而不是“关系久”的朋友。节奏一致:都能接受慢一点、改一点、等一等,花钱观念差不多,不攀比、不死抠、能体谅。
最最重要的,是彼此都明白:旅行只是短暂的陪伴,不是捆绑生活的试炼。
所以我后来怎么做呢?我现在基本只做两种旅行:一种是我自己一个人旅居,选一个喜欢的城市,住上十几天。没人催、没人等、没人唠叨,走得慢点也不怕。另一种,是跟真正懂得“留白”的人同行。比如和一个老姐姐,我们约好白天可以各走各的,晚上一起吃顿饭,聊会儿天,不干扰、不捆绑。
朋友之间最舒服的关系,不是黏在一起,而是你能尊重我,我也能照顾你,我们一边走一边笑,不因旅行破坏感情。
旅行是一次放松的机会,但如果选错了人,就变成一次“友情压力测试”。我见过太多回来以后不再联系的朋友,也听过太多“玩了一趟,心都凉了”的叹气。所以我说这句话,不是泼冷水,而是实话:长途旅行,尽量不要和朋友一起。
来源 小青仙聊公众号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