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城:清凉火把季,最炫民族风
盛夏,娇阳似火,凉都,清风拂竹。
“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7月18日,贵州水城将被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季盛大启幕,这片土地将变成欢乐与激情的海洋。
“星回于天,腊尽岁终,持炬照田,祈丰禳灾。”这不是简单的篝火聚会,而是一个民族千年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壮丽绽放。这簇从历史深处燃起的火焰,正以其炽热的光芒,照亮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的崭新图景。
火把节,烙印在彝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胎记,《西南彝志》记载着火把驱邪除害的庄严使命。在水城这片多民族共生共荣的沃土上,火把节已从单一民族的“文化孤岛”,演变为各族儿女共享的“精神盛宴”。彝家汉子点燃松明火把的瞬间,苗家姑娘的银饰在火光中跳跃,布依族的长号声融入达体舞的节奏。政府精心搭建的文化桥梁,让不同民族在火把中相会、在民歌中相知相融。当各族青年围着同一堆篝火跳起“阿细跳月”,古老的火把已悄然化为连接心灵的纽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图景在火光中生动铺展。
“仓廪实而知礼节”,水城火把节在新时代的嬗变,正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诠释。节庆已从传统的驱邪祈丰,蝶变为文旅交融的经济引擎。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智慧引领下,火把节化身“金字招牌”,千户彝寨的民宿一房难求,海坪小镇的特色长街宴座无虚席,今年更是升级为火把季,系列活动从7月18日持续至8月17日 。来自重庆的游客杨华瑜感慨道:“这里的人非常热情,文艺节目精彩绝伦,山山水水美不胜收,彝族人民的好客让我深受感动。”据统计,2024年火把节期间,水城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带动数千户群众增收。这燎原的“节庆经济”之火,如《管子》所言,“衣食足则知荣辱”,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能,照亮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火把节的光,更深层地映照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步伐。当各族同胞共举火把时,一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正应了《孟子》所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无数个“小家”的和谐交融,构筑起中华民族“大家”的坚实根基。火把节,成为一堂行走的“五个认同”实践课,让共同体意识在火光中深深熔铸于血脉。
当水城的火把再次点亮夜空,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千年民俗的薪火相传,更是各民族在中华大家庭中和合共生的时代画卷。这跃动的火焰,正如《庄子》所言“薪尽火传”,这既是彝家儿女对“丰年人乐业”的祈盼,更是中华文明在守正创新中生生不息的永恒光焰 ——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每一簇火苗都不可或缺,每一份力量都终将汇入时代的洪流。
李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