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文旅厅_行业动态】
本报记者 王雪娟
四川
观众问题
湖北陈青芸:白天出门人很多,也很热,带着孩子怎么才能既避免中暑又多“打卡”几个文博场馆?
暑期大幕初启,四川各地博物馆便集体按下“服务升级键”。从延长开放时间到打造特色体验,从优化便民设施到推出主题活动,一系列优化服务举措让文博场馆成为夏日好去处,为观众带来浸润式美好体验。
7月15日至8月31日,四川博物院将开放时间延长至18∶30,让观众有充裕时间参观。成都博物馆则推出“弹性延时”方案,周五、周六延长开放至20∶30,其余时段开放至19∶00,打造“博物馆夜场”,为观众开辟了晚间享受文化生活的空间,兼顾不同群体的参观需求。
开放时间延长了,文化服务项目也不能少。“草堂清幽加时,陪你共度凉夏”,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暑期限定服务自带诗意。暑假期间,每日8∶30至18∶30,观众可在竹影婆娑中细品诗韵。试运行的官方讲解线上预约通道,更让这份文化探寻多了份从容,只需提前预约,便能跟着专业讲解深入触摸千年诗歌文脉。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了亲子家庭的“暑期快乐星球”。夜间延长开放避开日间高温,周末“导展+主题夜”活动精心营造的“博物馆奇妙夜”,让展厅变身探险乐园。戴上VR设备进入“熊猫的世界”,瞬间“穿越”至竹林深处观察大熊猫的灵动日常;拿起原创解谜导览手册《探秘自然 未来生态局》,观展便成了一场趣味横生的自然探索游戏。今年暑假最受追捧的“恐龙博士的深夜密令”夜宿活动,让孩子闭馆后也能在展厅里开启奇幻旅程。
在清凉中与历史对话,在互动中触摸文明。三星堆博物馆从7月1日起启动暑期延时服务(修复馆除外),让古蜀文明的探寻之旅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场馆提前5天放出门票,方便观众错峰规划行程。扩建后加宽的遮阳顶棚从停车场下沉隧道一直延伸到验票口,形成无缝衔接的遮挡屏障,为观众隔绝烈日与骤雨。优化后的标识标牌与新增的电子导览屏提供贴心指引,红外热力图实时监测系统则像“智慧大脑”,精准显示各区域人流密度。
特色夏令营的开启,让博物馆成了暑期“第二课堂”。四川博物院“川博学苑”夏令营受到观众青睐,历史、艺术、科学、国学等跨学科课程如同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带领孩子们沉浸式探索文物背后的奥秘。四川博物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课程中巧妙融入的硬笔书法、经典诵读、非遗手作、运动保健及作业辅导等内容,让孩子们在动静交替中既充实了假日时光,又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
小朋友参加“川博学艺”暑期夏令营活动 四川博物院供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