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7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团访问贵州,实地探访贵阳市图云关、黔西南晴隆县二十四道拐及黔东南黄平旧州机场中美二战合作重要遗址等,旨在追溯历史记忆,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
访问首站,杰夫·格林一行来到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这座占地2500平方米的博物馆,完整再现了1939年至1945年间,图云关作为全国抗战救护中枢的非凡历程。馆内陈列的史料显示,救护总队在此期间实施手术近20万次、骨折复位3.5万例,门诊救治军民450万人次,预防接种460万人次,被誉为“战时中国最大的医学中心”。杰夫·格林等人在参观中感慨:“这里不仅是医疗救护的基地,更是人道主义精神的象征。”
第二站来到黔西南州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景区,杰夫·格林表示,这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地方。他告诉记者,1945年由美国随军摄影师约翰·阿尔贝特拍摄的以二十四道拐为主体的照片在西方世界广为人知,是二战期间中国最具标志性的照片之一,但常被误认为滇缅公路。他说:“我希望通过此次访问,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地方,了解到贵州的抗日故事。”
1945年晴隆二十四道拐 美国随军摄影师约翰·阿尔贝特摄
现晴隆二十四道拐 原晴隆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亚林摄
据史料记载,1942年美军工程部队进驻晴隆,对公路进行水泥加固,确保了驼峰航线物资的畅通。如今,这条4公里长的“S”形公路仍保留着美军修筑的挡土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杰夫·格林表示:“这里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中美协作的印记,是二战期间生动的历史教材。”
杰夫·格林和陈纳德将军雕像合影
随后,代表团又前往了位于黔东南州的黄平旧州机场,在机场杰夫·格林难掩激动,他说:“这是我此次行程中最大的收获,我花了30多年寻找飞虎队在华作战遗址,这里是最棒的见证。”机场现存的长2200米的主跑道、陈纳德将军雕像以及完好的上世纪大石碾,无声诉说着1942年至1945年间,800余名飞虎队员在此起降、痛击日军的辉煌历史。数据统计,从 1943 年秋到抗战结束,黄平旧州机场的中美空军与日本空军作战数十次,击毁击伤日机 120 余架。
飞虎队历史资料
飞虎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由美国陈纳德将军于1941年组建,在抗战期间协助中国夺回制空权,并参与驼峰航线物资运输,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为传承这段历史,杰夫·格林于1998年创立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把飞虎队的队员们以及后裔带到中国,回顾历史。他说:“我们花了30年左右的时间,带来近500个飞虎队老兵和数百名他们的家属回到中国,我很高兴来到贵州,我也相信他们如果知道了也很想来到这里,因为这是80年前中美合作最好的见证,可惜我们几百个飞虎队成员现在只剩四人了,据我所知,今年104岁的飞虎队成员哈里·莫耶要去北京,我们将把中美双方的友谊继续传承下去。”
杰夫·格林等人调研黄平旧州中学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飞虎队精神,2022年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发起了“飞虎队青少年领袖计划”,致力于通过教育合作在中美学生中弘扬飞虎队精神,增进双方理解与友谊。目前,该计划已吸引中美百余所学校参与。贵阳市新世界学校与黄平县旧州中学也计划加入该项目。杰夫·格林表示,明年他们计划组织100名学生到贵州,通过实地探访二十四道拐、旧州机场等遗址,让年轻一代直观感受中美协作历史。他说:“我相信,无论未来面临何种挑战,只要延续80年前中美的团结精神,两国定能共克时艰。”
记者: 朱美云 申能会 宁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