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海风裹挟着麦芽的香气席卷而来。作为青岛的“夏日限定款”,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将于7月18日拉开帷幕。本届啤酒节不仅延续了“青岛与世界干杯”的主题,更在规模与体验上全面升级——设立西海岸、崂山、青岛老城三大主会场,并联动其他区(市)同步举办特色活动,将狂欢的触角延伸至整座城市。
与往届相比,本届啤酒节亮点不少。活动周期从24天延长至1个月,夜间营业时间延至24时,为游客提供更充裕的狂欢时光。新增青岛老城会场以“食、游、购、娱”四大主题策划20项活动;西海岸会场通过AR灯光秀、裸眼3D和无人机天幕打造“虚实交融”的沉浸式场景;崂山会场推出“潮玩街区”,设置VR体验区等智慧体验内容,让科技与啤酒文化碰撞出新火花。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推出“专属啤酒”和“城市限定”菜品,并开设啤酒花园街区,引进“青岛啤酒超级交易所”,进一步丰富游客的味蕾与消费体验。
历经三十余载“成长”,青岛啤酒节早已超越单纯的节庆活动,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它不仅是展现城市风采、弘扬啤酒文化的窗口,更在当下消费背景下演变为青岛最核心的流量入口。数据显示,去年啤酒节期间,直接带动商超、酒店、景点客流大幅增加,重点餐企销售额同比增长12.2%。这种影响力正通过创新的“啤酒IP”运营模式持续放大。
今年,西海岸新区打破会场边界,在商街、景区等地植入啤酒文化场景;崂山会场以时尚潮玩为卖点,VR体验、国家级跳绳比赛轮番登场;老城会场则创新融合加油站视觉与啤酒服务,打造“啤酒加‘油’站”等社交新地标,配合浪里个郎IP装置和气模乐园,让历史街巷变身潮玩博物馆。
面对节庆期间可能出现的消费市场波动,青岛提前部署。发改委和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啤酒节期间住宿业价格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明码标价,对于价格上浮超过60%,认定为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将依法依规纳入失信记录;崂山会场执行“提质抑价”政策,完善“集中供餐机制”,提高啤酒、食材等准入标准;老城会场则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食品安全。此外,在应对巨大人流量来临之前,公共交通服务全面升级——开通啤酒节地铁接驳线、地铁延时运营、公交班次加密,临近会场地铁站增设醒酒区,配有呕吐袋、降温贴、一次性纸杯、热水等物品……细节之处尽显城市温度。
青岛啤酒节影响力持续扩大,早已成为拉动夏日文旅经济的重要力量。7月11日,博兴青岛啤酒节在滨州博兴县拉开帷幕,活动通过“啤酒+文旅+产业”模式,吸引淄博、东营等邻近地区游客。据统计,前两届博兴青岛啤酒节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带动消费2000余万元,此模式提升了本地经济活力,更成为县域融入区域发展的关键纽带,为类似节庆的跨区域复制提供参考。
没有啤酒的夏天是不完整的,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已万事俱备,诚邀全球宾客共赴青岛,来畅享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新、文化与科技的夏日狂欢盛宴。
信网评论员 陆云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