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出差或旅游,我基本上走遍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要说哪里的人相处得最舒服、最自然,我个人的感受是川渝地区。
网上很多人说四川人很“神”。其实所谓“神”,就是松弛感,充满松弛感。

正是因为放松,四川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才会感到非常舒适和舒适。
关于四川人的放松,如果要开始说,估计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这里我只说一些核心方面。
一是普遍乐观,“乐天派”居多。
看苏轼就知道,即使被贬这么多次,依然豁达乐观,吟诗作对,大吃大喝,还创造了东坡肉、东坡肘子等流传千年的美食。

还有那一年的地震。灾难如此严重。许多人的房子倒塌了,他们的家人也走了,但他们必须继续生活。房子应该重建,应该吃培根和香肠,应该打麻将。
说实话,从我接触到的情况来看,川人一般都是这种乐观的心态。
还有就是懂得灵活。
不认死理,没有固定的标准,专注于一个随心所欲的人。
比如在四川的任何一个城市,吃面都是按一两、二两、三两来区分的。甚至有些女生胃口小,吃半两面。
这在其他地方的面馆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四川感觉很正常。老板什么都不会说。少放调料,少赚几块钱是件大事。
江湖文化盛行。
我们这里所说的江湖文化不是指绿林英雄,而是指四川独特的地域文化——“长袍兄弟”文化。所谓的“长袍兄弟”文化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元素,如抗日川军、码头纤维师、盐井工人等,代表着一种无所畏惧、豁达的生活态度。

四川人还有一点,就是喜欢吃喜欢玩。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菜系。许多外省人对四川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川人喜欢吃,愿意吃,也很擅长吃。
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许多四川人去沿海地区工作。当时,大量过去在大陆的农民工聚集在沿海省份。其他省份的农民工大多吃白饭配菜或馒头泡菜,而四川人吃香肠、腊肉、腊肉、排骨、皮蛋等。吃得好几乎刻在每个四川人的骨头里。

还有无处不在的“川A大军”。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从成都到川西的路都被堵得水泄不通。有几十万、几百万的豪车和几万的普通滑板车。不管钱多钱少,该出去玩就出去玩。他有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游戏,我有更少的钱和更少的游戏。四川人专注于快乐生活!
此外,四川人的放松感也体现在包容性强、对他人闲事管理少等方面。
成都深居西南内陆,但其包容性不亚于沿海城市,甚至更强。
举个例子,大家应该都知道成都太古里了。不仅有很多奢侈品牌和时尚潮人,还有很多“牛鬼蛇神”穿着妖娆的眼睛。重点是这些“神”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之所以聚集在四川成都,是因为他们很包容。

虽然这些人的着装和行为有点辣,但他们几乎没有听说过任何冲突,因为四川人普遍认为这些人不关我的事,也不关你的事。他们可以做任何他们喜欢的事,只要他们不违法,不影响我。
四川人的这种放松和豁达在中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想在其他地方学习,你就不能学习。因为你只看到表面的放松,但你不知道形成这种心态的深层次原因。
四川人普遍豁达包容,与环境和人文有很大关系。
四川虽然在内陆,但气候极佳,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在农耕时代,只要你做一点,你就能保证吃喝。由于封闭,四川的上限可能不高,但基本下限远高于其他地方,容易自给自足。

在这样的环境下,四川人逐渐滋生出喜欢“舒适”的心态和性格。
此外,四川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移民,如“湖广填四川”。也就是说,除了住在这里的老四川人,还有大量的新四川人。这一持续整合的过程使四川形成了强烈的包容性。
总的来说,四川整体上很舒服,很放松。很多外地人来了之后,习惯了“舒服”,不想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