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眼中,长沙是一座网红城市,黄兴路、太平街、五一广场、解放西被很多外地人津津乐道,但是本地人心中,真正的长沙,应该是口口相传的人文历史故事中,而一条条老街则是串起这些老长沙故事的载体。
每一个长沙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老街的记忆,狭窄的街道斑驳的木门,深藏着一段温情岁月。可惜长沙的老街随着城市的发展,少部分被改造重建成历史人文街区,比如说太平老街、潮宗街等,而有的则是只留下名字,完全消失在长沙城市发展潮流中,比如说织机街,而有的老街,则是被拆迁后,只剩下名字,其他的和原来老街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说北正街。
历史上的长沙北正街,得名于其正对长沙古北城门(湘春门)的方位,清代称长春街、清泰街,总长超1500米,占古城南北向近一半距离。其南起中山路,北至湘春路,贯穿开福区通泰街街道,是长沙最长、最直的历史主街之一,其繁华热闹程度完全不输现在的黄兴路步行街。
北正街在文夕大火之前,就拥有影院和众多茶馆和西餐馆,在科举时代举子经此赴贡院,周边巷道名如“紫东园”“高升门”寓意吉祥。而且老街里有一座北正街教堂,更是一座百年老建筑,更是黄兴的避难之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北正街在文夕大火之后消失了,其实并没有,即便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为了灯具一条街,但是依旧保留了原来的样貌,依旧很繁华。在2001年和2011年随着黄兴路的两次扩建,北正街南北两段都被拆迁了,只剩下现在150米的一段街区,而且现在150米的北正街是原本清泰街的一部分。
不过即便是剩下的150米的北正街,也完全失去了原本老街的韵味,并且因为规模太小,直接划分到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里了,成为其组成的一部分。
现在的北正街,在入口处有一个牌坊,上面写着北正街,而玉楼东则正好在门的一边,整个北正街地板依旧采用麻石地板,建筑也采用红墙青瓦等仿古建筑,并且引入了不少餐饮娱乐店铺入住,比如说前面说的玉楼东,与其说这里是一个老街,不如说是一个小 的美食街。
可以说,对于很多原本是北正街或者附近长大的人而言,北正街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只剩下一个名字了,虽然可惜,但是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