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冲浪项目资格赛在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举办。在家门口作战的广东队汕头籍选手张锦杏倍感兴奋,“家门口的感觉,特别熟悉!必须去搏,人人都有机会!”她的感受,印证了汕头水上运动发展的良性生态。
南澳岛长达91.96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66处海湾,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湾腹深广、浪涌稳定、浅滩平缓,有“冲浪胜地”的美誉。凭借天然优势,南澳持续承接高规格体育赛事,吸引全球冲浪爱好者汇聚于此。
生性爱“浪”的,不止冲浪选手们。樟林古港静立的红头船,无声地诉说着潮汕先辈以江海为媒、远洋经商的壮阔历史。从闯海先民到冲浪健儿的勇毅传承,这份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恰是汕头的城市性格。
如今,汕头正打造“体育+文旅”优质体验,通过深化文旅体育融合释放城市魅力,成就一座充满活力的体育之城与宜居宜游的鲜美之城。随着“全运会,汕头准备好了!”的宣言响起,这座城市的体育激情和历史传承,正如璀璨浪花般激情绽放。
南澳持续承接高规格体育赛事,吸引全球冲浪爱好者汇聚于此。南澳文旅供图
顶级赛事何以青睐汕头
等浪、看浪、划水、抓浪、起乘站立,一气呵成。海风掠过南澳县青澳湾的浪尖,冲浪健儿们脚踏冲浪板,在碧波间划出道道白练。这片海域,正是即将到来的十五运冲浪项目的正式赛场。
冲浪健儿们脚踏冲浪板,在碧波间划出道道白练。南澳文旅供图
举办一场冲浪项目的国家级比赛,需要什么条件?
青澳湾湾腹宽广,拥有长达2.4公里的沙滩和近百米的沙带,向海延伸坡度平缓,数十米内海水仅米余深。尤为难得的是其冬季浪况,稳定、绵长且有力,加之宜人的水温和相对温和的紫外线,使之成为公认的“冲浪胜地”。
青澳湾成为公认的“冲浪胜地”。
4个月后,这里将迎来十五运冲浪项目的巅峰对决——15支队伍、130名健儿将在碧海蓝天之下劈波斩浪,上演一场海上的“速度与激情”。
禀赋催生赛事,赛事铸就招牌。汕头深知“好风凭借力”的道理,近年来依托南澳岛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持续发力高规格水上运动赛事,亚洲冲浪锦标赛、“铁人三项”亚洲杯赛、全国冲浪锦标赛、全国翻波板冠军赛等国际级、国家级赛事纷至沓来。
更令人振奋的是奥运舞台上的“汕头印记”,中国冲浪奥运首秀的背后,有汕头海浪的托举。巴黎奥运会期间,作为本届冲浪比赛年龄最小的选手,杨思琪成为首位参加奥运会冲浪项目的中国运动员,而她也多次在南澳海域的浪尖起舞。
如今,汕头参与水上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汕头冲浪队教练张洁莫介绍道,“汕头队现在有十多名运动员,之前还输送了不少优秀运动员到国家队和省队。”其中,吴子豪、陈照郁、张锦璇、张锦杏等运动员将代表广东参加十五运冲浪比赛。
冲浪运动员在南澳海域的浪尖起舞。南澳文旅供图
红头船精神点燃全运激情
海洋,是汕头天然的赛场,更是其精神的原乡。
从开埠以来“商贸云集、楼船万国”的盛况,到“三江出海、一纸还乡”的艰辛,再到如今码头繁忙、货通全球的繁荣、全运健儿搏击风浪的矫健身姿,一种跨越时空的“勇立潮头”精神,始终在滨海之城的血脉中奔涌。
海洋,是汕头天然的赛场,更是其精神的原乡。南澳文旅供图
“最能体现潮人勇于开拓创业特质的就是红头船精神。”国际潮学领域领军人物、潮汕文化研究权威专家林伦伦认为,红头船精神体现的是潮人追求积极向上、敢于突破困境、勇于开拓进取、善于谋求发展的意志与毅力。
红头船最能体现潮人勇于开拓特质。
红头船精神,并未尘封于历史,而是在新时代找到了鲜活的载体——体育。当十五届全运会的号角吹响,汕头再次以特区担当和激昂的红头船精神全力推进。群众体育女子五人制篮球、竞技体育女子手球项目和冲浪项目,这三项落户汕头的赛事,被精心布局于最能展现城市禀赋与活力的赛场。
“根据十五运会关于赛事场馆的有关要求,目前3座场馆各项赛前准备工作均已准备就绪,可以投入赛事使用。”汕头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十五运会汕头赛区执委会竞赛部部长陈耿楠说。
全运氛围处处可见。
全运氛围,已点燃整座城市。行走在汕头街头,“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标语跃动在高铁站、轮渡码头、商业中心。焕然一新的绿美环境,街头巷尾涌动的健身人群,都在诉说着一座滨海之城被体育盛会唤醒的澎湃活力。
7月15日至20日,十五运群众体育女子五人制篮球项目率先在汕头赛区登场。在汕头潮汕体育馆、正大体育馆球场内,脚步声、运球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共同擂响全运会的汕头战鼓。
赛事开启,观众呐喊声不断。
让赛事流量变发展留量
赛事搭台,文旅唱戏。汕头在打造专业赛事场地、传承拼搏精神的同时,更着眼于为“体育+文旅”注入丰富内涵,实现“体育+”的乘数效应。
7月14日,“潮·湃”2025汕头文旅时尚周精彩上演,融合“文旅+”与“时尚+”,举办非遗时尚计划、山海时尚体验等系列活动,并在全市六区一县举办全城时尚活动,为游客观众打造覆盖全城、视觉与味觉全开的时尚文旅盛宴。
“潮·湃”2025汕头文旅时尚周精彩上演。
另一边,“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走进汕头,粤港澳三地青年大学生除了“打卡”小公园等特色文化地标外,还将参观十五运会赛事场馆,以独特的体育视角为粤港澳三地青年同心之旅赋予更深层次的启迪。
体育赛事矩阵拉动效应也持续放大。近年来,汕头立足体育发展需要,新建改建了一批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到2.91平方米,为汕头文旅消费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汕头新建改建了一批大型体育场馆设施。
有禀赋、有人气,更有“破圈”的智慧。汕头积极发挥南澳滨海旅游资源优势,连续3年筹划举办“月月有节、季季有赛、年年有约”品牌活动,持续带旺海岛旅游市场。2024年,南澳入岛人次突破1000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亿元。
汕头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长陈泳双表示,“体育赛事是引领游客集聚的动力,加大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保证。”汕头将积极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深挖地方特色,以优质体验讲好汕头故事。
体育赛事吸引游客来到汕头、留在汕头。
从碧海银沙间驭浪而行的矫健身姿,到场馆内外涌动不息的全民健身热情;从百年红头船扬帆开拓的壮阔历史,到今日“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汕头正以一场常备高规格的体育盛会为媒,向世界生动诠释着“勇立潮头”的深刻内涵。
汕头,这座向海而生的活力之城,正乘着十五运的东风,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澎湃的激情,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场馆内外,全民健身热情涌动不息。
编者按:体育是城市的脉搏。当一座城市充满运动的活力因子,那它便拥有强劲有力的“城市心跳”。南方日报、南方+推出“探寻广东21城体育性格”系列融媒报道,找准广东省21个地市的体育定位,深入挖掘相关故事,展现各个地市通过推进“体育+”加出发展新动能的新成效。
本期统筹:廖奕文 李强
文字:南方+记者 蔡沚彦 陈斐仪
摄影:南方+记者 杨立轩 张伟炜 张晓宜 陈斐仪(除署名外)
●相关阅读
汕头:勇立潮头的冲浪胜地 | 探寻广东21城体育性格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蔡沚彦;陈斐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