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出行的目的是走沿边公路至德天瀑布、走硕龙然后堪圩、雷平至县城,一大早从湖润出发,来到一处叫新兴的小圩场。本以为只是个过路圩,没有多大看点,但看到新兴圩上有很多人就像赶集。早晨7点钟就有这么多人,虽说不是很热闹但感觉繁华程度可跟湖润镇有一拼,为此就停下脚步走一遭新兴圩。
来到中越边境后确实颠覆我对边疆的认知,我是80后,出生时正值中越边境拉锯战时期,这场拉锯战从70年代末打到90年代初,作战区内的村民居住的条件不大好,这是我对边境的认知。新兴圩距离中越边境非常近,以前担心受到战争影响,边境村民修建的房子非常的简单,只要能住人就行,木质房、茅草屋就是脑海里的印象。
来到新兴圩后看到一栋栋商住居民楼,还有村民悠闲的生活后对边境生活的村民又是一层认知。边境的村民也跟内地的村民一样,早晨起来烟火升空,街市兴隆,上学的孩子有家长接送,学校里仍旧能听到雅雅诗语,村民也一样早起新一天的忙碌。要说边境村民跟内地村民不同的地方,想来就是边民有边民补贴了
不管是边境上的街圩还是内地的小乡镇,特别是距离县城比较远的小乡镇都出现萎靡,不管是经济上的萎靡还是人口上的流失都非常的严重,新兴圩尽管只是小街圩,距离靖西市区非常远,但这里依旧繁荣。或许新兴圩也就是不足500米长的一条过路街,一大早就车水马龙,不能说是人潮汹涌但街上走动的人非常多,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留得住人。
地处边境、远离市区的新兴圩能留住人,想来这里的村民在生活环境和经济收入上有一定的关系。新兴圩只不过是一条过路圩,能够支撑其繁荣起来的或许就是陆路便捷,南来北往的车辆多,新兴圩又是靖西走沿边公路的岔口,更是走德天瀑布、明仕田园的交错点,这样的交通优势不繁荣都难。
新兴圩繁荣起来的原因也不但是交通优势,还有就是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有边民补贴。边民补贴或许不多,但足以满足一个人一整年的口粮。留守在边境,只要不闲着,又不担心没饭吃,又不怕没地方住,不愁吃不愁穿的何必要到内地或者大地方去受罪。现在年轻人见面打招呼就是在哪个大地方还房贷,要是放在二十年前,年轻人打招呼都是在哪里发展。在外受苦受累还不如呆在老家,至少不用早起忙碌岂不是更好。
能让新兴圩保持人气旺盛的不仅是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有边民补贴,更主要的是新兴圩是锰矿丰富的地方,周边有开采锰矿的大型企业。新兴圩这么小的地方就有一家大型国企,国企职工多,并且都在新兴圩周边生活,能够支撑起新兴圩保持兴盛的还有就是国企的职工。国企职工有固定收入,消费能力强,对新兴圩的经济拉动能力就俞强,国企职工或许就是支撑新兴圩兴盛的主要原因。
新兴圩有菜市场,有大型超市,还有新兴派出所,如果没有说错的话新兴圩在很多年以前是个乡或者镇所在地,何有设新兴乡、新兴镇没有相关资料,但现在是湖润镇下辖的一个村是真的。新兴圩人口这么集中,而且还是个永久繁荣的小街圩,行政级别是村有点低,至少是新兴社区。
新兴圩上的早餐店、米粉店非常多,唯有这家粉店的生意最旺。经过的时候认为不就是粉店,新兴圩上这么多家粉店,为何都跑到这家店来吃,而且还排着队,本着好奇心强就前去看。当看到大伙吃的是卷粉后就明白了,这里的卷粉非常的好吃,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前来排队吃卷粉。讶异的是吃粉的食客都排队,印象中我们广西人要是不在严肃场合从来就没有排队的习惯,小小的边境小街圩,吃饭还排队,想来新兴圩村民的素养极高。
既然是卷粉岂能不吃,非常喜欢吃卷粉就跟老板说“来三根”。老板有点惊讶的看着我,然后问“吃得完?”,我还信誓旦旦的说吃得完。老板给个建议,说先来一根尝尝,好吃的再来一根。自己感觉老板的建议有道理就先来一根,没想到吃一根肚子就撑不住,庆幸的是听老板的建议,要是一来就三根吃不完可丢人了。吃完粉后就走沿边公路去德天瀑布,没想到刚进入大新县境内就断路,工作人员说山体滑坡封路,此次出行的计划泡汤,只能走下雷去德天瀑布。茶后文,就当游记看,谢谢。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