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人们谁懂啊!这个夏天简直就是个“大火炉”,高温预警就跟连环炮似的,一天接着一天,压根没停过。我和几个朋友一拍即合,想着去避暑胜地躲躲这酷热,结果回来之后,我整个人都懵圈了,不仅被叮得满身包,钱包还空得能跑老鼠,现在越想越气,真不该被那些网红照片给忽悠了!
避暑美梦成噩梦,现实太打脸
前几天,我一看天气预报,好家伙,市区连续三天都是40度的高温,热得路上的狗都趴在地上,舌头伸得老长老长,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仿佛在说:“这天气,是要热死狗啊!”就在这时,朋友发来消息,说发现了一个超凉快的避暑宝地,还附上了几张照片。照片里,那溪水清澈得就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能清楚地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树荫下空无一人,安静得只能听到鸟儿的歌声,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我一看,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避暑天堂嘛!于是,我们几个人赶紧凑钱加油,又买了景区门票,满心欢喜地踏上了这场避暑之旅。

可等我们到了目的地,我差点没被眼前的景象惊掉下巴。停车场里,车排得密密麻麻,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一眼都望不到头,足足有两公里那么长!而且停车场还收50块一天的停车费,这钱花得我心里直犯嘀咕,感觉就像被割了一刀似的。买完票,我们跟着人群往景区里走,好家伙,前面排队买水的人就像潮水一般,从山脚一直排到了半山腰,那队伍长得简直能绕地球一圈。再一看景区入口的电子屏,实时温度竟然达到了35度,只比我们市区低了五度,这哪是避暑啊,分明就是从一个“火炉”跳进了另一个“小火炉”!

好不容易走到了溪边,我差点没晕过去。溪水里全是人,就像下饺子一样,密密麻麻的,连个插脚的地方都没有。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稍微空一点的地方,刚把脚伸进水里,就感觉水温高得吓人,跟在市区里泡脚差不多。拍照的时候,太阳刚好被树挡住了,温度表显示33度,我正美着呢,想着能拍几张美美的照片发朋友圈炫耀一下。可没想到,工作人员刚喊完收工要拍下一张,太阳就像个调皮的孩子,“嗖”地一下又出来了,气温蹭蹭地往上涨,一下子就飙到了35度,热得我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就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晚上,我们住在提前订好的便宜民宿里。本来还想着能省点钱,结果一进房间,我就后悔得肠子都青了。窗户正对着晒得滚烫的外墙,热气就像潮水一样往屋里灌,感觉整个房间就像一个蒸笼。晚上,我热得翻来覆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怎么也睡不着觉。打开手机测温软件一看,好家伙,室内温度竟然比外面还高一度,这哪是睡觉的地方啊,简直就是“人间炼狱”!而且那蚊子,就像一群小恶魔一样,“嗡嗡嗡”地在耳边乱飞,追着我咬,我身上被咬得全是包,又痒又疼,难受得我直抓挠。

消费如流水,在家开空调超划算
第二天早上,我一算这次避暑之旅的花费,差点没被气晕过去。住宿费两百陆拾捌,景区门票壹百陆拾捌,来回的油费和过路费加起来一千都不止,这趟避暑之旅,简直就是一个“烧钱无底洞”啊!朋友还跟我说,这地方淡季的时候人少,还带免费接送,现在旺季,连个歇脚的凉亭都被占满了,想找个地方坐会儿都难,就像在沙漠里找水一样困难。
回家之后,我仔细算了一笔账,这趟避暑之旅一共花了三千八。再看看自家电表,上个月开空调也就花了壹百多块,这差距简直就像天和地一样大!我躺在床上,吹着26度的空调风,那叫一个舒服啊,就像置身于云端一样。再看看楼下便利店,冰镇酸梅汤才六块,这性价比,简直高得离谱,就像捡到了大便宜一样。
听说九月再来这里,温度能降到28度,而且游客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门票还能打五折。民宿老板前几天在短视频里预告说,那时候住两天还送早餐呢。可我现在哪还敢去啊,这趟避暑之旅,已经把我吓得心有余悸了,就像经历了一场噩梦一样。
他人避暑也遭殃,在家才是避风港

有一次,我和邻居老张聊天,他说去年花四千块钱去青海看油菜花,想着那边海拔高,能凉快凉快。结果到了那儿才发现,正午的温度还有三十度,热得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直冒汗。现在老张夏天就窝在地下室打游戏,电费比空调费还低。他跟我说,地下室窗户朝北,下午三点测过才29度,比外面凉快多了,就像一个天然的空调房一样。
上周我路过小区门口的健身房,发现里面的空调开得跟冰库似的,冷得我直打哆嗦。二十块钱可以玩三小时,还能在跑步机上一边跑步一边追剧,这多惬意啊,就像在享受私人定制的服务一样。旁边奶茶店买的大杯柠檬茶,冰块比饮料还多,喝上一口,透心凉,心飞扬,就像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清泉。
避暑景区乱象丛生,投诉量飙升
昨天我看到新闻说,今年避暑景区的收入涨了四成,可投诉量也翻了一倍。有网友说,某山里景区厕所门口排队的人比景点门口还长,上个厕所都得等半天,就像在排队买限量版商品一样困难。还有人晒出测温视频,显示溪水温度跟室温几乎一样,这避暑避了个寂寞啊,就像花钱买了一场失望一样。

现在小区业主群里天天都在聊谁家买了新空调,谁家装了节能窗。李姐说她家换了变频空调,省电不说,晚上睡觉再也不用开到18度了,温度调得刚刚好,既舒服又省钱,就像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一样。
广告吹嘘天花乱坠,现实却惨不忍睹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年广告说得天花乱坠的地方,都没啥特别的。小时候我觉得农村凉快,结果去年回老家发现,晒谷场都能煎鸡蛋了,热得我脚底板都发烫,就像踩在了滚烫的铁板上一样。倒是楼顶新装的太阳能板,每天晒得能冒油,这太阳的威力,可真是不容小觑啊,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挂在天空一样。

上周六我去超市采购,看到促销员举着牌子写“买电风扇送防蚊贴”。队伍里一个大娘跟旁边人唠嗑,说她儿子非要带她去草原避暑,结果回来心疼机票钱到现在还在算账,就像丢了钱一样心疼。这避暑避得,真是得不偿失啊,就像花钱买了一场罪受一样。
错峰出行也未必美,在家避暑最明智
今天下午我路过旅行社,橱窗里摆着金秋行程单,标注着“错峰出游享半价”。可玻璃上贴着的温度计显示33度,跟上周在景区看到的一模一样,这错峰出游,温度也没降多少啊,就像换了个地方继续受热一样。
隔壁小孩考试放暑假,非要吵着去海边玩。他妈妈上网一查,那边酒店标间都涨到八百多,这价格,简直贵得离谱,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最后没办法,只好妥协带他去了新开的水族馆,票价才一百八十。据说里面恒温25度,还能近距离看企鹅,这可比去海边划算多了,就像花小钱办大事一样。

多样避暑方式大PK,在家完胜无敌
前天我路过快递站,听见老板跟工人抱怨说这礼拜送的都是电风扇。纸箱上印的厂家地址有浙江的,也有广东的,也不知道哪个牌子省电。不过不管哪个牌子,跟在家开空调比起来,还是差了点意思,就像小巫见大巫一样。
最近地铁口总有卖冰镇西瓜的,五分之一起价八块。摊主说现在一天能卖五百斤,好多上班族下班绕道买,说公司空调开得太猛容易感冒。这在家开空调,温度自己调,就不会有这种烦恼啦,就像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专属的舒适空间一样。
周末我去看电影,影院大厅的温度计显示27度,连爆米花机旁边都坐满了人。门口穿长袖的服务员说现在客流比冬天还多,都是冲着凉快来的。可这看电影还得花钱,在家开着空调,吃着西瓜,看着电视,多自在啊,就像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受着幸福一样。
菜市场的大闸蟹摊位开始打折了,老板娘说夏天做这行太遭罪,天天守着冰块堆。旁边凉茶摊的阿姨却笑嘻嘻的,说这天气她的生意比年货市场还火爆。不过这凉茶再好喝,也比不上在家开着空调,喝着自制的冰镇饮料来得舒服啊,就像在享受一场顶级的味蕾盛宴一样。

昨天在小区遛弯,我看见物业在给老房子装隔热层。施工队说现在咨询加装的业主多了,有户人家直接把客厅窗户全换成了三层玻璃的,这隔热效果,肯定杠杠的,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厚厚的棉衣一样。
家人们,听了我的这些经历,你们还打算去避暑胜地吗?我觉得啊,天热就在家里吹空调,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你们说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