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
这是对千年故都的深情回望,这是向汉魏雄风的深远致敬。
昨日,国内首个全景展现汉魏文明的国家级博物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探馆寻根,汉阙巍然,高台耸立,悠扬马寺钟声隐约可闻,仿佛穿越千年时光长廊,与国之瑰宝对望和对话,那段“八方辐辏、万国咸宾”的汉魏盛景,映入眼帘、澎湃人心。
这座在大遗址上“长”出的博物馆,正令沉睡千年的文化瑰宝焕发新彩!
鎏金铜马
犹记初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洛阳考察,走进白马寺重温马寺钟声的丝路回响,驻足龙门石窟凝望峭壁千龛的文明印记,强调“要把这些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殷殷嘱托,厚望如山,激励古都洛阳感恩奋进、担当有为,统筹抓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事业发展、新文旅产业发展,充分彰显洛阳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途经汉魏洛阳故城时的那句千年喟叹,浓缩了汉魏文明多少风云际会、多少壮阔史诗。汉魏洛阳城作为都城长达600年,历经辉煌与沧桑,从佛教东传到衣冠南渡,从光武中兴到孝文帝改革,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其兴废轨迹深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发展的壮阔图景之中,为后来彪炳史册的隋唐盛世奠定基石,更塑造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
陶熨斗
千年汉魏,雄风又见。博物馆瑰宝荟萃,共展出1300余件(套)珍贵文物,透过以“中”“合”“同”为主题的沉浸式叙事,构建起再现汉魏盛景的多维棱镜,令人打开记忆之门,望向历史深处。
“中”,剪映大都惟中的帝都气象。汉魏洛阳城“建中立极”的都城形制,影响了历代王朝都城的规划建设,甚至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正门、汉阙广场、候车廊、拱桥、核心展厅……从空中俯瞰,博物馆建筑沿一条纵贯馆区的磅礴中轴线次第展开,宫墙环绕中心大殿,整体宛若一座微缩的都城模型。当瓦当上“维天降灵”的铭文,建筑构件上清晰的方位刻度,宫城布局的精巧模型,共同描绘出汉魏各王朝心脏的秩序图谱,今人得以触碰古代都城“建中立极”的灵魂。
“合”,折射民族融合的磅礴浪潮。汉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迁与融合,不仅重塑了华夏政治版图,更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熹平石经石上传奇,承载儒家千年智慧;昭君出塞铜镜,见证民族融合;等比例3D打印的西晋辟雍碑,承载教育精神……这些汉魏时期的精品文物,是汉魏盛景的生动代表,也见证了中华文化“五色交辉,相得益彰”、中华民族融合包容的特性。
“同”,见证视野投向更广阔的世界。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汉魏洛阳城曾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之都”,鼎盛时人口超百万。东罗马拜占庭金币,记录丝路传奇;永宁寺佛头永恒微笑,穿越时空诉说哲理……游客可以闻古代香料的味道、看动态的《洛神赋图》,还可以从博物馆这个窗口,感知客家人史诗般的迁徙历程,品读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看见“何以中国”。
汉魏雄风今又见,千年瑰宝焕新彩。汉魏文明正穿透时光的尘埃,上演“王者归来”,在厚重的历史舞台上轻盈地跳舞,助力洛阳从历史走向未来。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当下,洛阳牢记领袖嘱托,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以都城遗址博物馆建设为契机,打好古都文化品牌,加快推进大遗址保护3.0版,打造“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做大做强新文旅产业,用好世界级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城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