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出台决定,加强历史文化宣传普及
留住城市记忆 打造魅力之城
7月13日,在位于石家庄市织音1953艺术园区的纺织展览馆内,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作为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00后”大学生李梓烨观展后感触颇深:“这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石家庄的纺织历史,对这座‘新中国纺织工业的摇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自豪。”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蕴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深刻记忆。如何更好挖掘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让城市发展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的意见和建议。日前,经过修改完善,《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石家庄历史文化宣传普及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会上通过。
“制定该决定,旨在推动石家庄充分挖掘和展示自身历史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独特性,重塑人们对石家庄的认知,助力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蒲月英说。
石家庄的历史文化包括哪些?决定指出,石家庄历史沿革、城乡变迁史,历史上各时代重要事件、人物,革命文化,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其中,中山古城遗址、正定古城、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正丰矿工业建筑群、棉一棉二厂区旧址和石家庄丝弦、井陉拉花等声名远扬。
近年来,石家庄市深入推进城市更新。如何在城市发展与历史人文传承之间找到平衡?“决定明确,城市更新应当严格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传统格局、空间肌理、历史风貌、文化生态、景观环境;严格保护历史建筑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注重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时洪斌说,该决定将助力城市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
前不久,河北省图书馆推出一款名为《石门情报站》的桌游,通过“烧脑游戏+历史科普”,成功“圈粉”一大批青少年,成为传播石家庄历史文化的新亮点。
进一步提升石家庄历史文化传播效果,决定提出,可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主题活动;充分利用文博场馆,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展演、体验活动等,全方位展示石家庄的历史变迁、文化特色。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石家庄历史文化资源的常态化多元化宣传推广。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鼓励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宣传普及,决定的实施将对讲好石家庄故事、提升石家庄形象,起到有力推动作用。”石家庄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魏兵然说。(河北日报记者 卢旭东 霍相博)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