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31,从辽宁丹东出发,一路沿鸭绿江,经过长白山,在黑龙江一路向北,经额尔古纳,向西进内蒙古腹地,过甘肃进新疆直至阿勒泰。这条国道也被称为“中国最美边境公路”,吸引众多自驾旅游爱好者前来体验。
这条热门公路的火爆,让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意外成了旅人心中温暖的“坐标”。
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河淌过大西岔镇,每到傍晚时分,镇政府大院里车辆聚集、炊烟袅袅。走近发现是外地游客在露营、洗菜和做饭。这个曾是严肃空间的行政场所,此时成了香气扑鼻的自驾营地,还有夹杂着外地口音的欢声笑语。
游客在大西岔镇政府院内停车、露营和休息。丹东市委网信办供图
来自河南的郑爱伦、黄巧菊夫妻俩,一路骑车北上,途径大西岔镇,正愁找不到露营点,最后在志愿者的引领下来到这个“歇脚点”。“没想到在政府院里也能露营,让人心里暖得很!”
“师傅,大厅有热水和洗漱池,车在这边还能充电,楼里的直饮水机也随时能接水,我们这还有健身室,你们都可以去。”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大西岔镇机关党员服务驿站的志愿者快步迎上去,递上矿泉水的同时,熟稔地介绍着院里的“便民菜单”。
志愿者给游客分享西瓜解暑。丹东市委网信办供图
这样的场景,从今年春天起每天都在上演。G331国道自驾游热潮来袭,不少游客行至宽甸段时,常因找不到合适的露营地犯难。大西岔镇没有传统景区,但镇党委政府却敏锐地抓住了这份“需求”——国道是流动的风景线,服务也该跟着游客走。
于是,镇政府大院主动“敞开门”,划设专门停车位,加装户外电源接口,开放卫生间、健身室,党员干部轮值当起志愿者。从指引路线到补充给养,从解决充电难题到推介周边美景,曾经的行政办公区,成了集“补给、休息、交流”于一体的旅途驿站。
“我们是从吉林过来的,本来以为今晚得把车停路边休息了,咱们镇的工作人员指引我们来到政府大院,还提供这么暖心的服务,让我们特别感动。”“我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跟其他爱好自驾游的朋友说,他们刚开始都不相信,我立马给他们发视频,这不还说过几天也要来这儿。”几位游客边说边对志愿者们竖起大拇指。
游客在大西岔镇政府院内搭帐篷露营。丹东市委网信办供图
“下一站准备去哪儿?”“宽甸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你们可以去看看。”志愿者们和游客唠起家常,并变身“文旅导游”,讲解宽甸乃至丹东的旅游、人文、历史等资源,还针对游客的行程规划、时间安排给出合理建议。
此时的政府大院就是一个微缩的“旅途沙龙”。相识或不相识的自驾游爱好者们在此畅谈旅途见闻,分享路况信息,憧憬前方美景。爱好摄影的游客举起手机、相机,打卡拍照,记录下这别样的灯火人间。
在交流中,机关党员服务驿站的志愿者特别注重倾听游客的声音。院内放置的“G331印记·留言贴”上,自驾的游客们纷纷写下自己的车牌号、出发地、意见和建议。“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特别重视,它为我们指明了改进的方向。”
上面还有郑爱伦、黄巧菊夫妻俩的留言:“G331不仅有沿途美景,更有一路相助的暖。”
郑爱伦、黄巧菊夫妻俩的留言。丹东市委网信办供图
当晨光熹微,大西岔镇政府的院子里,准备启程的游客们开始整理行囊,再次出发。“真心为大西岔镇政府点赞。”“欢迎你们到我的家乡旅游,换我招待你们!”游客们真诚质朴的话语,让在场的志愿者们倍感温暖。
大西岔镇政府院内的志愿者们。丹东市委网信办供图
志愿者们挥手送别昨日的客人,打扫院子,迎接今天即将到来的旅者。
汤龙 邱宇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