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5A级景区古文化街里有个天后宫,小时候奶奶告诉我这是“娘娘宫”,是老百姓“栓娃娃”的地方,求子者用红绳“拴”走泥娃娃,得子后需送回“还愿”。 奶奶说她曾到这里拴过一个“娃娃大哥”,摆在桌上供着,不久后我爸就被“送”来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天后宫的“娘娘”就是送子观音的化身。

长大后我逐渐了解到,“天后宫”里供奉的神像是妈祖,也叫天后娘娘。我曾经幼稚的认为只有闽南地区才信奉妈祖,是福建独有的神。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的说法让我知道:天津的妈祖信仰早在元代就有,作为北方妈祖文化的核心,天后宫与福建湄洲、台湾北港并称世界三大妈祖庙,而且还早于南方,自古便承载着天津海洋文化的历史。
十几年前我曾经看过刘涛主演的电视剧《妈祖》,了解到这个神话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她是宋代福建莆田的渔家女,精通医术、熟谙水性,常救渔民于风浪之中,在28岁时羽化成为海神,守护着一方渔民的航海平安。妈祖不仅有姓名—林默,还有身份证,常实名购票乘坐飞机、高铁巡安四方。

作为天津人,我曾无数次拜访过古文化街的天后宫,参观祈福,投硬币许愿。也曾在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去赶一场盛大的“皇会”。现场人山人海,都挤在戏楼和宫门之间的空地前,现场耍龙灯、踩高跷、法鼓、旱船百戏云集,“你方唱罢我登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在网上我看过福建莆田的“妈祖回娘家”仪式,活动包含进香迎驾仪式与祖祠祭典,迎驾仪仗由海内外宫庙组成沿固定路线巡游,祭典行三叩九跪礼、宣读祭文、三献礼,配以庄重鼓乐及道坛科仪,非常隆重。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津南观看民间组织的“宝辇会”,也叫“妈祖祭典”,是以迎送天后娘娘为中心的祭祀仪式,融合了民间花会表演、祈福和漕运文化。

天津滨海建有妈祖文化园,这里的妈祖像高42.3米,相当于14层楼那么高,居世界第一。这两天闲来无事,便驱车前去拜访。
滨海妈祖像三面环海,她左手持如意俯瞰远方,我从不同的角度望向她,她都慈祥地回望着我。绕着花岗岩基座走完一圈,妈祖生平传说故事被14组浮雕诠释,生动地展现出妈祖传奇的一生,带给我震撼和感动!极目远眺,海天缥缈,融为一片,风平浪静。
1998-1999年在大直沽地区发掘出元代“天妃灵慈宫”建筑基址及明清时期大殿基址,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从而建立起“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详细介绍了天妃宫遗址的发掘保护历程。我站在展厅里俯瞰遗址,在残垣断壁中依然能感受到天妃宫曾经的宏伟。
随着对“妈祖文化”的深入了解,我才意识到天津也是海滨城市,有过极其辉煌的漕运历史,早在元代妈祖信仰与皇会祭祀便已形成,三岔河口被称为天津的发源地,而天后宫就在三岔河口的海河西岸,坐西朝东的布局是妈祖作为海上守护神的职责—面向东方的渤海,保佑天津的平安!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