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着手机互拍的僵持现场,一段游客和工作人员对着录的视频,直接把西藏的文旅推上了风口浪尖。
7月18号圣象天门景区办公室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就因为前一天一个女的发了一个视频蹭蹭蹭的上了热搜,视频里4辆车在一条土路上,被几个挂着工作牌的人员拦住了这路又不是你们景区修的,凭什么逼着我买票?
女的冲着镜头大喊,后头的工作人员戴着黑口罩,捂得严严实实,两边都举着手机,像拍谍战片一样,网上瞬间炸了锅。
湖北网友说:真憋屈!四川网友骂淳朴都没了,江苏网友更加狠,直接晒了退票的截图:后天飞西藏的机票,退了!。
景区反击,监控加地图打脸,剧情大反转,他说的不是真的,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骂声,景区的工作人员18号直接硬刚他们调取了监控,还规划了路线图。
7月17号中午12:53,这4辆车放着大路不走,自己偷偷摸摸的绕小道穿过旁边的村子小路,一头扎进了纳木错湖生态保护区的红线范围内。
那条小路是直通保护区核心地带的,严禁任何车进去,保安过去只想引导他们回正规买票的地方,压根没提现场交钱的事情我们就问了一句,买票了吗?
她嚷嚷着:我就是路过,我们马上就放行了啊,警车的人还亮出巡逻记录说因为主路在修,那附近有段路本来就是免费放行的,这下的焦点来了,这路到底是归国家管还是归景区管?
游客到底是被强买强卖了,还是自己违规乱闯?
国道收费黑历史文旅部动用真格,网友这么生气也不是没道理,去年8月卡若拉冰川景区就闹过大笑话,工作人员居然在G349国道上拦游客收钱。
当时还有人理直气壮说:国家路边的风景看一眼也得买票”最后江孜县文旅局不得不出来鞠躬道歉,承认是自己没管好。
西藏旅游这些乱象上头早就盯上了,2024年搞冬游西藏活动时,自治区文旅就专门发过文,让大家小心那些追着你卖东西,强买强卖的。
更重磅的是就在这事情爆出来的同一天,文旅部在全国开会,直接放狠话说,对强迫购物零容忍!要建旅游黑名单,让违规的人一处失信,处处玩完。
政策这么严,圣象天门景区也硬气,直接报警处理,还甩出了现场照片当证据。
三,网友吵翻天,神秘消失的视频。这下成罗生门了,景区说游客骂了半天人,最后也没买票就走了,而发视频的女的呢?
自打发了视频就再也没吭过声,蹊跷的是他发的那条控诉的视频,18号晚上突然不见了。
网上直接吵翻了天,有人直接怼游客:装啥糊涂呢?就是想逃票吧!还有人嘲讽:逃票没逃成,急眼了呗!
但有是人帮游客说话:门票这么贵,路都不修几十公里烂路,车都快颠散架了。
还有更戏剧的说法冒出来,是带路的导游中介指错道了。
景区值班人员透露,当时骑摩托车拦的工作人员其实是引导员,因为第三方旅游公司带路带错了,才闹了误会,那个员工已经被景区内部罚款了。
根源问题,保护环境VS游客看风景怎么平衡?这事情闹成这样真不是简单一句,谁谁撒谎就能说清的。
圣象天门挨着的纳木错湖区域生态红线就是保护核心区域的高压线和旅游开发的矛盾越来越大,景区也承认那条小路离核心保护区太近,拦车就是为了防止破坏环境。
这种头疼是在西藏不是头一回,卡若拉冰川因为国道收费被收拾过冬游西藏政策要求a级景区免票保护自然资源和让游客玩的爽,越来越难两全了。
有个旅游博主问到点子上了,保护区是该管,但方法能不能别这么冷冰冰的?
工作人员蒙着脸拦车,游客偷偷摸摸抄小道,怎么两边都像做贼一样?
事情过去两天了,游客的大屏幕新加了中英文提示,保护区红线禁止穿越,景区门口还是有骑摩托的巡逻队守着,不过后视镜这次到都是张琪了!
网友康康在新闻底下分享了自己去年的事情,在纳木错也碰到查票的,但是人家工作人员指着远处的雪山说那是水源地,车进去会污染的,我们一听就懂了。
要是把冷冰冰的拿出来拦车查票,换成一句暖心的环保提醒,把蒙的只剩眼睛的指法换成带笑脸的指引,也许根本就吵不起来。
西藏在大家心里还是那片纯净地,但是游客和守护这片土地的人之间可能就差了一座好好沟通的桥。
1. 景区官方回应(扬子晚报/极目新闻 2025.07.18)
2. 西藏文旅监管措施(自治区文旅厅公告 2024.12)
3. 文旅部专项整治政策(信用中国 2025.07.15)
4. 历史同类事件处理(江孜县文旅局通报 2023.08)
5. 事件最新调解进展(搜狐新闻 2025.07.1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