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网】
当“苏超联赛”的哨声还没响,球迷专列已经先声夺人。从南京到盐城、常州再到镇江,一节节刷成主队配色的车厢,像移动的应援旗,把周末的体育激情精准投递到每一座小城。车厢里,球衣撞衫是社交开场白,“下车撸串”成了共同暗号;车窗外,原本低调的二三线城市突然拥有了流量入口——景区排队、酒店爆满、小龙虾卖到脱销。
别小看这张车票,它把看球的钱包变成了旅游的钱包。过去球迷“看完就走”,如今“顺带住一晚、再吃一顿”,人均消费翻着跟头往上涨。城市也学会了“蹭热点”:盐城把丹顶鹤请进球场做 mascot,镇江把醋香飘进车厢做赠品,文旅局长们连夜加班做攻略,生怕球迷多坐一站就“错付”流量。
更妙的是,球迷专列把体育的“一次性狂欢”升级成可持续的“周末经济”。每到比赛日,列车像闹钟一样提醒江苏人:该出门走走了。数据显示,球迷专列开通后,沿线景区周末客流平均增长三成,酒店入住率飙到九成,连街边小馄饨都多卖了五百碗。
一条铁路线,串起了球票、车票、景点票,也串起了城市信心:原来不靠大投资,只要找准情绪价值,就能把球迷的呐喊变成经济增量。下一站,江苏或许可以把“球迷”二字去掉——任何热爱生活的人,都值得拥有一班属于自己的“快乐专列”。(钟婉秋)
编辑:钱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