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花]峨眉山猴子袭击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总是会出现类似的消息,不少人一开始来到这里,想着带点吃的喂喂猴子。
但大多都会遇到猴子抢食物的事情,并且因为峨眉山猴子是保护动物,你还拿这些猴子没办法,这次多名游客更是直接被这些猴子给追逐的滚下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养出了一群“山大王”
峨眉山的猴子,现在不再是山林里的普通动物,而是扒包抢水、追赶游客,它们的这些行为,很可能不是天生就有,而是人类持续喂食的结果。
并且比较为难的是,景区一方面需要把它们当作旅游看点,另一方面却让游客自掏腰包买保险以应对猴子。
游客花钱旅游,本来就想着趁有空出来玩,结果山中的猴子却把游客当成“移动餐车”,游客们越是躲着它们,它嚣张跋扈。
而峨眉山一个本该清心寡欲的景点,如今却成了“人猴大战”的场地,那些猴子已经不是山林里的精灵了,倒更像一群占山为王的“山大王”。
它们扒游客的包,抢游客的水,甚至敢追着人满山跑,这几幕荒诞剧,看似只是游客倒霉,实际上它扯开了一道口子,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文明光鲜外表下,人与自然那点儿说不清的尴尬关系。
峨眉山的猴子,很可能不是天生就这么“泼”的,它们的“本事”,却是我们人类一口一口食物喂出来的。
起初游客给颗水果是善意是好奇,是想跟小生灵亲近一下,而这些猴子也很聪明,它们很可能已经明白了,毕竟山里刨食又苦又累,哪有冲着人龇牙咧嘴来得快?
于是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影响”开始了,我们成了它们的“行为教练”,谁看起来胆小,谁手里的零食袋最鼓,谁一被吓唬就松手。
它们学会了看人下菜碟,这种被人类逻辑异化了的野性,比纯粹的野性更可怕也更难缠,它们很可能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坏,只是被我们惯坏了。
猴子到底怎么安置?
面对这群越来越无法无天的“原住民”,景区管理处比谁都头疼,一方面猴子是峨眉山旅游的“活招牌”,多少人就是冲着看猴子来的。
这要是全把猴子赶走了,让它们去深山里,不要去接近游客,那景区的吸引力,恐怕是要打个对折。
这群猴子,简直就是行走的“景点”,另一方面游客的安全是底线,出了事舆论的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
于是景区想出了一个周全的办法一边派几个工作人员拿着竹竿“管控”,一边苦口婆心地劝游客买份保险。
这套操作其实就是表示:“猴子是野生的,我们管不了,但你要是买了保险,那出事了,也能找保险公司去理赔。”
比如就在7月20日,不少媒体就曝光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猴子追着人,而人们只能不断后退,最终摔倒滚了下去。
但你要说这些游客真的对猴子没办法很可能也不是,毕竟咱们人类的战斗力也不低,再加上我们爬山手中一般还有工具。
要真是和这些猴子打起来,猴子也不一定就能打得过人类,不过显然这一般是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的。
峨眉山的猴子,那也是保护动物,受到国家保护的,要真是双方打起来,不说能不能一个人打好几只猴子,就说能打的过,那也很可能属于犯法了。
游客的两难:打犯法,不打遭殃
被猴子围攻的游客,处境最是尴尬,网上总有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几个大男人,还怕几只猴子?”这话听着轻松,可真轮到自己头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那猴子成群结队,上蹿下跳连抓带挠野性毕露,你赤手空拳,心里还绷着一根弦——“这是保护动物,要是将猴子给打伤了可是犯法的!”
法律让保护它,但它却在“伤害”游客,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让游客在遭遇攻击时,几乎丧失了反抗的本能。
是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重要,还是不触犯法律的红线重要?在那个瞬间,没人能给你答案,于是大多数人只能选择狼狈逃窜,这就导致了危险出现的可能增加了。
峨眉山的猴子只是一个缩影,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与动物的边界早已模糊不清,城市扩张,挤占了它们的家园。
旅游开发,打扰了它们的宁静,我们像一个不断“膨胀的巨人”,把手伸向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惊讶地发现,那些被我们逼到墙角的“邻居”,开始用它们自己的方式反击了。
我们总以为,可以划定一个范围,建一个保护区,就能把自然“管理”起来,我们甚至以为,可以和野生动物做朋友,共享一片蓝天。
可结果呢?我们递过去的橄榄枝,被它们当成了饭票,我们划下的安全线,被它们轻易跨越,游客手里那根用来壮胆的竹竿,更是保护不了自己的安全。
说到底峨眉山的问题,不仅仅是猴子的问题,也是人的问题,猴子只是在用我们教会它的方式,跟我们打交道。
它们用最原始的抢夺,回应我们的投喂,我们试图驯服这些动物,却被动物给反噬了,我们想看猴子在我们的手中拿食物,结果自己却成了被耍的。
信息来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