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一群正在参加
“寻根天府 侨聚锦城”
第一期Panda成都·华教研学营的华裔青少年
来到崇州开展研学活动
他们在街子古镇的青石板路
与道明竹艺村的竹香中
开启一场浸润式文化寻根研学之旅
参加“寻根天府 侨聚锦城”第一期Panda成都·华教研学营的华裔青少年共有67人,分别来自西班牙、马来西亚、巴基斯坦。
在街子古镇,研学营营员们驻足于保存完好的建筑群前,用指尖触摸斑驳青砖,认真聆听古老的传说,深入了解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囿竹小院,从传统农具到时尚灯饰,竹编艺术的传承创新成果令营员们惊叹不已。灵巧的竹丝在匠人手中如音符般跳跃翻飞,引得少年们聚精会神、屏息凝神。而当自己亲手体验编制时,韧性竹条带来的挑战让他们在专注中体会到何为“匠心”。
华裔青少年 张哲涵(西班牙)
我觉得竹编是一个很厉害的非遗项目,它很漂亮。
华裔青少年 邢日宁(马来西亚)
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竹编,因为考验我们的创造力。每件竹编作品都是一件艺术品,手工编织出来的作品不仅实用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还可以染很多颜色,让竹编不会那么单调,希望下次还可以有机会来体验。
华裔青少年 韩思成(巴基斯坦)
今天我借助这次夏令营的机会,来到崇州竹艺村,体验了道明竹编,希望我能把竹艺传播到世界各地。
此次“寻根天府 侨聚锦城”第一期Panda成都·华教研学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郫都区、崇州市、蒲江县侨台办联合承办。期间,华裔青少年们先后走进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地,在斑驳古迹中聆听千年故事;深入郫都、崇州、蒲江等10余处特色参访点,从非遗技艺到现代发展,全方位领略天府文化的多元魅力。
而精心设计的深度体验环节,旨在让华裔青少年从历史的“旁观者”变为文化的“参与者”,通过天府之国的文脉长卷,触摸中华文化根脉的历史窗口,感受时代脉搏的鲜活样本,让一脉相承的东方智慧,通过年轻而充满好奇的眼睛跨越山海,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延续其生生不息的传奇。
领队老师 傅瑞雪儿(西班牙)
今天我带队来到崇州的街子古镇参观,到美丽的竹艺村体验道明竹编非遗制作技艺。孩子们在这次的研学活动中不仅亲眼目睹了我们中国历史文化的灿烂,也感受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鲜活。相信孩子们能够在今后更好地传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杨蕊荻 李玫枚(实习)
编辑|余霞 陈雨思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