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972列,同比增长23.2%,这一数据不仅刷新历史同期纪录,更折射出铁路与文旅深度融合的蓬勃生机。从银发经济到跨境消费,从适老化改造到智慧服务创新,旅游列车正以“流动的风景线”姿态,重构中国文旅产业生态,为文旅注入强劲新动能。
政策引领,银发专列撬动万亿级消费蓝海。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背景下,铁路部门精准把握“银发经济”政策导向,将旅游列车作为激活老年消费市场的关键抓手。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计划》落地半年即显成效:全国开行的972列旅游列车中,超60%线路聚焦生态康养、红色研学等老年群体偏好场景。以国铁济南局“泰山黄河号”为例,该列车沿途串联泰山、东营等7座城市,票价仅41.5元且包含景点打折券,实现“车票即门票”的闭环服务。这种“交通+文旅+消费”的创新模式,既解决了老年群体出游的交通痛点,又通过景区联动刺激二次消费。数据显示,上半年通过旅游列车带动的沿线酒店、餐饮消费同比增长37%,印证了政策红利向市场动能的转化效率。
服务革新,适老化改造重塑出行体验。旅游列车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铁路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成果体现。铁路部门在列车硬件上实施“三大升级”,全景观光窗、非遗工艺内饰、智能防护座椅等适老化设计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层面,推出老年常旅客积分优惠、静音车厢、高铁宠物托运等72项新型服务,形成“基础服务标准化+个性服务定制化”的双轨体系。京津冀“星光•燕赵号”的实践颇具代表性:这列移动的文化客厅不仅配备掐丝珐琅装饰、主题餐车,更创新推出“1大1小家庭套票”“私享包厢”等差异化票制。其75折预售策略上线首日即售罄,证明市场对高品质旅游列车的强烈需求。这种从“运输工具”向“移动生活空间”的转型,正是铁路部门贯彻“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生动注脚。
跨境赋能,铁路外交构建开放新格局。在“双循环”战略指引下,旅游列车成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桥梁。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跨境旅客达1503.3万人次,中老铁路跨境旅客增长19.1%,这些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对RCEP框架下区域合作的深度参与。云南环线旅游列车每日串联大理、丽江等6个州市,形成“夕发朝至”的跨境旅游闭环,带动边境地区民宿入住率提升42%。更值得关注的是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铁路12306平台开通外籍旅客购票专区,支持23种语言实时翻译;中欧班列文旅专列试点“一单制”运输,实现欧洲游客“一次购票、全程畅行”。这种从硬件联通到规则对接的升级,使铁路成为展示中国开放形象的流动窗口。
当钢铁动脉与诗画远方深情相拥,旅游列车正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答卷。从银发群体的欢声笑语到跨境旅客的惊叹目光,从适老化改造的温暖细节到智慧服务的科技光芒,972列旅游列车承载的不仅是旅客的出行需求,更是一个大国以交通赋能民生、以开放促进发展的雄心壮志。这条流动的风景线,终将汇聚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来源:中国网 作者:侯利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