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长春新民大街成为市民与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漫步街头,百年古树的浓荫下,游人如织,孩子们追逐着光斑嬉戏,老人们在新落成的口袋公园里闲话家常,年轻情侣捧着咖啡在街角拍照留念。穿街而过的风裹挟着花香与欢声笑语,曾经围合的院落围墙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通透的绿意。这条承载着长春百年记忆的老街,自开街以来持续升温,沿街13个口袋公园组成的“绿色矩阵”,让这里日均接待量节节攀升,成为城市里一道充满活力的新风景线。

口袋公园的“微更新”智慧
新民大街是长春历史建筑最集中的街区,曾是城市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却也因建筑密度大、公共空间有限,一度面临“有历史厚度,缺生活温度”的困境。在此次街区改造中,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秉持“开放共享、以人为本”的理念,对1445米沿线上的13个院落实施拆围透绿,将原本封闭的空间转化为4.5公顷的公共绿地,打造出13个风格各异的口袋公园。这些公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院落的特点和周边建筑风格,巧妙融入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每一处都独具韵味。
“我们不做‘大拆大建’的文章,而是让每一寸绿都‘长’在市民需求里。”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二级主任科员谭木易介绍,13个公园群以“一园一主题,一园一故事”为设计理念,既保留老街的历史肌理,又植入现代生活场景,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从愿景变为现实。
德苑:园林与道德交融
作为口袋公园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德苑主题公园更是别具一格。德苑以道德教育为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理念融入古典园林艺术之中。园内“一堂、一苑、一轩、一廊、一阁、八亭、十二柱”等景观错落有致,通过楹联、碑石铭文、雕塑等多种形式,向游客传递着正能量。古色古香的亭廊、浮雕与周边口袋公园的现代景观相互映衬,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致。
“德苑完美融合古典园林与道德教育,我们在花香树影里接受文化熏陶。”市民张先生道出众多游客的心声。
多元主题:从栖居到传承
新民大街上的13个口袋公园群各有巧思,有以书法文化为主题,沿街围墙变身“流动的书法展”的;有聚焦长春非遗技艺,让“老手艺”在街巷里“活”起来的;有针对儿童需求设计,成为孩子们的“放学乐园”的;还有结合科技创新,实现生态与智慧相结合的……从历史文脉到生活场景,从艺术雅趣到民生需求,13个口袋公园群像一条项链,将新民大街的文化基因串珠成链,让老街从“路过看看”变成“停下来、走进去、还想来”的文化打卡地。
“过去这些绿地被围在墙里,只能隔墙观望,现在向市民开放,置身其间,沿街都是美丽鲜花,还有能充电的座椅,真的是一种享受。”在附近居住的市民刘先生说。

新民大街的13个口袋公园,正用最生动的注脚,诠释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未来,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将继续完善口袋公园群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公园的品质和内涵,让新民大街的口袋公园群真正成为市民和游客喜爱的城市公共空间,持续展现长春这座园林城市的独特魅力。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韩玉红
策划:韩雪洁
执行总编:于悦
编辑:吴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