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3日《甘南日报》三版)
香浪节
□ 扎 西 才 让

节日开始了,你们把帐篷安置于草地。
白色、黑色、彩色的帐篷,如雨后的蘑菇群,
被肉类、饮料和酒杯左右了的时间,就这样在空旷的南风中
徐徐展开。
你们歌,你们舞,或盘腿坐在地毯上,说起
草原上的婚嫁,和如今的好日子。
有鹰隼驮着阳光高飞,有铁马在那浓稠的汽油味里选择了群居,
真是一年一次的好时光啊!
——女孩在月影下嗅闻到荷尔蒙
——男子在灌木丛里折取了花枝
有台收录机永不停息地播放着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而深情的弟弟已载誉归来,把一条哈达挂在了姐姐的门口。
香浪节的起源
“香浪”意为“采薪”,本是在砍柴采薪时,在野外打茶聚餐。
相传,过去寺院僧人每年在盛夏季节外出采伐烧柴,因为路途遥远,当天不能返回,所以在傍山面水处野营,如若采集量大,还要露宿数日,劳动之余,人们便载歌载舞游山玩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活动演变成为甘南地区人们喜爱的传统民间节日——香浪节。
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前后举行。香浪节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隆重程度与春节一样。
如今,香浪节已成为甘南州最为隆重、盛大的娱乐活动,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和观光者。
节日风俗
古老传统的“香浪节”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仪式。
第一项仪式是到山头进行“煨桑”,即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柏树枝叶,并将酥油、炒面、曲拉等投入火中,男人们骑马围着火堆转圈。第二项仪式是“插箭”,就是把高达十几米的木箭插到山头上的大木栏里。
香浪节伊始,人们便不约而同地带上帐逢、炊具和青稞酒、酥油等食品,到风景优美的草滩上去消闲憩息。
人们扎起帐篷,摆放好早就准备好的饮食美酒,以村寨为单位或三五户聚在一起,在美酒、乳酪、奶茶的相伴下度过十天半月的野外生活。
过节期间,开展赛马、拔河等娱乐游戏。作为草原上浪漫而富于情趣的节日,香浪节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歌舞、运动娱乐,样样不少。
传承意义
“香浪节”是甘南地区的传统节日,农牧民们平日里从劳动中积累、创造的技能,在香浪节上能得到展示的机会。
保护和传承香浪节,对甘南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帐篷如花开满地


帐篷是香浪节最有特色的风景线,每到节日期间,人们以村或户为单位,纷纷到附近的山头或草坪上扎起帐篷,那蓝白相间、如花如云的帐篷,如约盛开在绝美的山水之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
万人锅庄撼人心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俗语说“天上有多少颗星,‘果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颗树,‘果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果卓’就有多少舞姿”,这是人们对“果卓舞”的赞誉。
锅庄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起源于西藏,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和休闲娱乐方式。
在甘南,每年香浪节开幕式上的万人锅庄舞表演,场面震撼人心。
娱乐活动乐翻天


作为草原上浪漫而富于情趣的节日,香浪节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歌舞、运动娱乐,一样不少。
对于本就身强体健、擅长运动的藏族人民来说,赛马、摔跤、抱石头、射响箭等民族传统体育最受欢迎,如今又加入了足球、篮球等现代体育比赛,与民族歌舞一道成为香浪节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显多姿多彩。
特色美食惹人馋



过节哪里少得了美食?手抓、藏包、蕨麻米饭……该有的美食都有。 人们欢欢乐乐携家带口,打灶野炊,购瓜果、煮酒熬茶、炸馍馍、烹羊宰牛、吃火锅,烤烧烤得美滋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