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期间,玉龙县白沙古镇游人如织,旅游环境秩序井然,在当地文旅部门与景区管理方的持续宣传引导下,文明旅游蔚然成风,一幅人与自然、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清晨的白沙古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或驻足欣赏纳西族传统建筑,或漫步石板路上感受悠然闲适时光。记者注意到,游客们主动将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投入垃圾桶;自觉排队等候进入特色文创小店;与美景合影留念时不攀折花木……“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我们不想破坏它的美。”来自四川的游客李栗表示,景区内随处可见的文明旅游提示牌和志愿者的劝导,让她更加注意言谈举止。
攀枝花游客张倩在旅游途中为狗狗戴上牵引绳和防咬嘴套。(丽江融媒记者 木雯娇 摄)
“我们在景区里都会自觉做到遛狗牵绳,一方面是不让它随地大小便,另一方面要防止它乱跑吓到其他人。只有我们都文明了,景区才会更美丽。”攀枝花游客张倩告诉记者。广东游客肖果小朋友说:“爸爸妈妈带我出来旅游,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会随身带着一个垃圾袋,把果皮纸屑都放在里面,统一扔进垃圾桶里。”
白沙古镇景区多措并举营造文明旅游环境,在景区内的各路口及显眼位置设置“文明旅游公约”宣传栏,随处可见保护文物、爱护环境的倡议;组织志愿者在核心区域开展文明引导,为游客提供咨询的同时提醒轻声交谈、请勿乱扔垃圾;联合属地派出所加强巡逻,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此外,古镇商户也积极参与,主动提供可降解垃圾袋,鼓励游客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游客自觉拾起掉落在地上的零星纸屑。(实习生 赵莉柔 摄)
“这几年来我们店里的游客素质都提高了,包括小朋友,他们的家长都教育得特别好,拍照时哪怕再喜欢都只是拍照,跟花合影、跟我们的环境合影,不会发生采摘花朵、乱丢乱放的行为。”白沙古镇经营户说,因为每个人的素质都在提高,所以景区才会越来越美。
白沙古镇内随处可见的“文明旅游”标识牌。(丽江融媒记者 木雯娇 摄)
文明旅游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对文化遗产的尊重,随着游客环保意识提升,景区内不爱护公物、随意丢弃垃圾等现象显著减少,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也更加融洽。
不少游客在离开前主动捡拾路边零星垃圾,将座椅归位。这些细微的举动,正让白沙古镇在保留古朴韵味的同时,焕发出文明旅游的新活力。
记者/张丽瑶 木雯娇 实习生/赵莉柔
责编/李映芳
二审/和众学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