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州明塘路与武昌大道交汇处
有条被鄂州人唤作“百纺”的老街
这条不足千米的街道
曾是鄂东南地区的“购物天堂”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鄂州人的生活记忆
今天我们走进百纺街
听听这条街“前世今生”的故事


回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百纺街是鄂州商业版图上当之无愧的璀璨明珠。以国营的百货大楼、鄂州商场、百纺公司为核心,周边迅速汇聚起众多个体摊位,百纺街开启了属于它的黄金年代。
那时的街道,宽度只有现今的一半,却呈现一派摩肩接踵的盛景。街道两旁,一百多个简易铁架摊位鳞次栉比。毛巾、内衣、袜子、棉布……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凭借“平价路线”成为鄂州人的“购物首选”。

后来,不少流动摊位进化成了固定门面,商品种类也日益丰富,从纺织用品、生活百货扩展到家居用品、电子商品等,俨然一个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巨大宝藏库。逢年过节,柜台上的货物常常被抢购一空,一个小摊能撑起一家人的生计。

“那时候,这条街红火得很!”在百纺街住了几十年的卢阿姨,曾是鄂州商场的老员工,回忆往昔眼中仍闪烁着光芒。“年轻人结婚前,必定要过来‘一站式采购’。带龙凤图案的喜被、印着‘囍’字的毛巾,连大红色的塑料盆都得精挑细选,一买就是一大堆。”
这条不足千米的街道,不仅“承包”了鄂州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其影响力更辐射整个鄂东南地区。周边县市的人们纷纷慕名而来,批发采购毛巾家纺、内衣袜子、塑料制品、劳保用品等,这里成为区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在时代车轮的推动下,电商浪潮汹涌而至,深刻改变着传统商业模式。年轻人作为网购的主力军,有了更多的购物选择,百纺街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喧嚣不再,百纺街显得有些冷清。但即便如此,走在街上,依然能感受到那股熟悉的商业气息。

街头巷尾,宣传喇叭的叫卖声依旧此起彼伏。塑料用品、家纺床品、内衣袜子、劳保用品等传统业态的店铺依然坚守。曾经的音像店,磁带和碟片已成往事,取而代之的是户外K歌设备,无声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老服装厂的招牌依旧悬挂,路边的棉布店、毛线店还能寻觅到踪影。路过的老鄂州人,总爱进店瞅瞅:给老伴儿买双棉袜,给孙辈挑个卡通图案衣服,顺便和店主唠两句。电商再方便,也比不了这儿的“实在”:布料能摸,价格能砍,买完东西还能拉家常。

在百纺街经商几十年,熊女士亲历了这条街的兴衰。如今,孩子们都已长大,店铺生意虽远不如前,但她依然守着这方小天地。这里对她而言,早已不仅是谋生的场所,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而今的百纺街,既有“老炮儿”们的坚守,也有新势力悄然生长。一些品牌店铺选址于此,小店间此起彼伏的喇叭声,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延续着商业气息。
//
或许
它不再是城市的“顶流商圈”
但依然是鄂州人心中的“生活地标”
它见证过城市的繁华
也承受过商业的迭代
就像一块海绵
吸满了鄂州人的生活记忆
这条藏着几代人故事的老街
你有多久没回去看看了?
出品 |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鄂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 周仪
摄影 | 胡广
编辑 | 梁怡青
编审 | 吕晴
主编 | 郑博
值班编委 | 吴子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