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析城山圣王坪,地处山西与河南交界的中条山脉,属析城山主峰,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之一,主峰海拔1888-1889.5米,以喀斯特地貌、原始草甸和溶洞景观为特色,四周峰峦环绕,中间凹陷如盆,故称“析城”。
周日(6.8),探索户外一行25人怀揣着对大自然的向往,踏上了徒步山西阳城析城山圣王坪的旅程。
6月的天气,酷暑难耐,避开炎热的天气?NO,还是做好充分的防晒准备吧!最近气温达到了三十八九度,阳光强烈到让人脱皮。前往析城山的圣王坪,大家的热情可丝毫未减。


早上9点多,我们的车停在了山西阳城横河镇水头村。一下车,便被一棵400多年的大槐树吸引,它粗壮的树干枝繁叶茂,稳稳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见证小村烟火,看行人在“当官桥”往来,听脚步,把代代故事藏进年轮,任时光流转,默默守护一方温暖 。



头顶着炙烤的太阳,沿着山野小径,向着高山草原圣王坪攀登。一路上,大家相互鼓励,欢声笑语回荡在山林间。
随着不断向上,周围的景色也愈发迷人,葱郁的树木、小道两旁满藤的小白花开的正浓郁;松树枝头挂着绿色的大个松果,还有黄色的松花 ,裸露着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终于到达山顶,那一刻,视野瞬间开阔,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迎接我们的是那一簇簇粉色狼毒花,那紧凑的花球,玫红与粉紫交织,纤细花茎撑起这份艳丽,却又因全株毒性,添了丝丝神秘的疏离感。
狼毒花:为瑞香科狼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断肠草等。它抗旱能力强,生于高山等地,株高20 - 50厘米,根茎粗壮,叶薄纸质,花呈白色、粉色或带紫色,有香气,花有白,头状花序顶生,果实圆锥状,种子膜质淡紫色 ,全株有毒。
没想到登上山顶凉爽感十足,天公作美,零零星星地下了点小雨滴,山顶的凉爽驱散了攀登的疲惫。
登顶后,集体休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在山顶铺开餐垫,山野为幕,繁花作伴,拿出背包里的美食一起分享,肉香气混着野花芬芳,这一餐,吃的是汗水换来的惬意,山风轻拂,吹散疲惫。

餐后,有人仰卧草甸休息,有人对着狼毒花拍照留念。
从踏上栈道开始,便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栈道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草海,草甸上野花盛开,有狼毒花、蒲公英等,6-7月份狼毒花盛开时,胭脂粉白的花朵如同繁星般散落,美不胜收。
此外,还能看到成群的牛马在草原上悠闲吃草,以及远处连绵的群山和高山平湖的娘娘湖。
娘娘湖:被广袤的草甸环绕,形成了“高山草甸+平湖”的独特景观组合,在如此高海拔的山顶形成湖泊,本身就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
圣王坪:这里山峦连绵,生态原始,植被茂密。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析城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万山之祖”。在这里,可以追到“盘古开天”“伏羲画卦”等神话故事的痕迹。
相传,汤王庙是为了纪念商汤建立的。商汤为了诛杀夏桀建立商朝,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这里建造了汤王庙。也有说法是商汤在山顶舍身自焚祭天,汤娘娘知道后奋起救夫,商汤的发须变成了龙须草,娘娘的眼泪化作娘娘湖,眼泪冲下的胭脂化作胭脂花,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狼毒花。
不远处的娘娘湖和黑龙洞,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
出发黑龙洞前,总觉得黑龙洞不过是攻略里千篇一律的打卡点,加上有点累,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突然队长说“来都来了,还是去看看吧”,咬咬牙还是去吧。
黑龙洞:隐匿在这云端草原的褶皱里,作为析城山现存最早的石灰岩溶洞,它不仅是喀斯特地貌的天然溶洞,更承载着跨越千年的神话故事。
来到洞口,凉意扑面而来,洞内潮湿黑暗无光,拿出手机照明,石笋在灯光下折射出奇幻的光晕,一不小心还可能触碰到头。
踏出黑龙洞潮湿的洞口,顺着缓坡慢爬,高山草甸的清香裹挟着山风扑面而来,脚下绵软的草甸如天然绿毯,片片狼毒花、白色小花在肆意绽放,风吹白色流动的花浪,禁不住这美的诱惑,湿身于花的怀抱,层层叠叠的野花沾满细碎的花香,连衣角都沾染上青草的味道。
时间不等人,又到了下山的路程,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下行,身后,圣王坪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
下午6点回程,汽车启动的瞬间,一天的徒步景美,都化作行囊里沉甸甸的记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