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游客大规模涌入马来西亚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这一趋势背后,演唱会等文化娱乐活动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已举办44场大型演唱会,7月至9月还将有32场演出陆续登场。中马互免签证协定于7月17日正式全面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员往来。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1-4月马来西亚入境游客数量达到1340万人次,同比增长21%。其中,140万人次为中国游客,中国成为马来西亚第三大客源国。
演唱会催生跨境消费热潮
文化娱乐活动对中国赴马游客的吸引力持续增强。来自深圳的游客微微表示,马来西亚原本不在其旅行计划中,此次专门为观看演唱会而来。国内演唱会门票一票难求,而吉隆坡场次可以轻松购买内场票。跨国看演唱会还能顺便旅游,无论场馆内外都能遇到众多中国游客。
上海游客赵末也有类似经历。由于在国内完全抢不到票,包括上海和杭州的场次都未能成功,才选择前往吉隆坡观看。演唱会进场时,周围传来广东话、四川话、东北话等各地方言,显示大量国内观众的参与。演唱会氛围超出预期,甚至比在国内观看效果更佳,观众更加放松尽兴。
社交媒体平台数据反映出中国游客对赴马观演的高度关注。"马来西亚演唱会"话题已获得2374.5万次浏览和19.6万条讨论。今年2月举办的邓紫棋世界巡回演唱会马来西亚站,以单场超6.5万人次的观演规模创下马来西亚华语女歌手演唱会新纪录。
越来越多中国游客选择将演唱会与旅游行程结合,形成"音乐+旅游"的新型消费模式。部分游客采用"特种兵式旅行",利用周末时间飞赴吉隆坡观看演出,短暂停留后继续游览当地景点。微微的行程安排颇具代表性,看完演唱会后在吉隆坡游玩一天,再前往槟城。她提前制定攻略,游览多个景点,品尝社交媒体上热门的明星同款餐厅美食。
中国市场推动旅游业增长
从业者对中国游客涌入感受深刻。吉隆坡兼职司机表示,一早上就接了三四单中国游客。槟城、哥打京那巴鲁、斗湖、吉隆坡和雪兰莪州的中国游客数量不断增长。中国消费者对马来西亚的多样化、个性化、深度游体验需求持续增长。马来西亚旅游部门预计,2025年来自中国的旅行者可达500万人次。
商家将中国游客的涌入视为难得机遇。槟城榴莲店老板今年5月在小红书开设账号,客人发布的介绍和反馈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来。店铺招牌标注大写加粗的中文,以及抖音、微信号等信息,显示对中国游客的欢迎态度。
马来西亚旅游局今年带领多家机构直接来华宣传推介,深入成都、青岛、郑州等地。中国游客更偏爱小团旅行和自由行,特别是年轻人热衷深入体验当地文化、美食和网红景点。马来西亚希望通过中国社交媒体吸引更多顾客。
在中国市场强劲推动下,马来西亚旅游业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中国成为马来西亚过夜国际游客第三大客源地,游客数量达328.7万人次,较2023年增加181万人次,成为各旅游客源地中唯一实现百万人次以上增长的国家。
免签政策实施直接降低了中国游客出行门槛。今年4月,中马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互免签证协定,为两国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注入动力。消息发布后,马来西亚旅游热度显著上升,当天旅游搜索热度较前日增长163%。截至6月,国内往返马来西亚的航班量持续增长,实际执行客运航班量突破1.48万班次,同比增长62%。
本文源自金融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