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鸣沙山月牙泉
作者Ⅱ张传禄
敦煌,那是一片被历史与神秘笼罩的土地。当我踏入这片土地,干燥而热烈的风便裹挟着细沙扑面而来,那风中似有千言万语,在轻轻诉说着古老岁月里的传奇故事。


站在鸣沙山的脚下,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那连绵起伏的沙山,恰似一条巨大的金色蛟龙,蜿蜒盘踞在大地之上。湛蓝的天空如同一块澄澈的宝石,与沙山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卷。沙脊在阳光的抚摸下,呈现出明暗交错的光影,就像是岁月用它那无形的刻刀,精心雕琢出的一道道纹理,每一道都蕴含着无尽的沧桑与故事。

怀着满心的期待与好奇,我毅然加入了攀登沙山的队伍。原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登山之旅,然而,我很快就发现自己错得多么离谱。脚下的沙子松软无比,每迈出一步,就像有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精灵在作祟,总要让我向下滑回半步。不多会儿,我就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衣衫,整个人仿佛被疲惫的潮水所淹没。同行的伙伴们,有的借助沙山上那简陋的梯子,省力地缓缓前行;有的则和我一样,全凭一股顽强的意志,在这沙的世界里艰难地挣扎着向上攀爬。


作为年近古稀之人,攀登沙山靠的不是体力,而是毅力!我咬紧牙关,手脚并用,像无畏的战士,继续向着山顶冲锋。终于,当我登上山顶的那一刻,微风宛如一位温柔的使者,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吹散了我满身的疲惫。极目远眺,那连绵不绝的沙丘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无边无际地延伸向远方。沙漠的辽阔与壮美一下子涌入我的心间,一种征服的喜悦油然而生,在我的心中荡漾开来。


从山顶俯瞰,月牙泉就像一颗碧绿的翡翠,被大自然精心镶嵌在这金色的沙海之中。那弯弯的月牙形状,恰似一弯新月从天而降,静静地躺在沙山的怀抱里。它是如此的柔美静谧,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却始终碧波荡漾,从未干涸,这简直就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怀着敬畏与惊叹交织的心情,我迫不及待地朝着月牙泉快步走去。

来到泉边,我看到泉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沙石和摇曳的水草清晰可见。几尾小鱼在水中欢快地游弋着,它们灵动的身姿就像水中的精灵,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息。泉边的芦苇长得郁郁葱葱,它们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身姿挺拔地守护着这方沙漠中的瑰宝。微风轻轻吹过,芦苇发出沙沙的声响,与泉水潺潺的流淌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曲美妙乐章。南岸的月泉阁古色古香,那红柱灰瓦、飞檐斗拱,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我登上月泉阁,凭栏俯瞰月牙泉,它那婀娜多姿的模样更加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宛如一位娇羞的少女,令人陶醉不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月牙泉,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有人说,它是天上仙女不慎掉落人间的宝镜,化作清泉,滋润着这片干涸的沙漠;也有人说,它是汉代将军西征时,士兵们的汗水汇聚而成。这些传说就像一层神秘的薄纱,轻轻地覆盖在月牙泉上,让它愈发显得迷人而神秘。在这沙与水的奇妙组合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那神奇而伟大的力量。鸣沙山的雄浑与月牙泉的柔美相互映衬,刚与柔在这里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荒芜与生机也在这里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


太阳渐渐西斜,它就像一位慷慨的画家,将一层金色的纱衣轻轻地披在鸣沙山和月牙泉的身上。刹那间,整个景区仿佛变成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此时,沙山上的游客越来越多,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那震撼人心的沙漠日落。随着夕阳缓缓落下,天边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那绚烂的色彩就像火焰在燃烧。沙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愈发金黄耀眼,宛如一座用黄金堆砌而成的城堡。驼队在沙丘上缓缓前行,悠扬的驼铃声在空气中回荡,那声音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古老的丝绸之路。我仿佛看到了那时的商旅们,他们也像我现在这样,被眼前的美景所深深陶醉,在这漫漫黄沙中,寻找着希望与梦想。


夜幕降临,本以为白日的喧嚣即将归于平静,然而鸣沙山却迎来了另一番热闹景象。当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天边,灯光渐次亮起,沙山脚下的舞台被映照得如同白昼。原来,这里即将举行一场万人演唱活动。

随着人群的聚集,现场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于此,仿佛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召唤。舞台上,灯光闪烁,音响里传出激昂的音乐前奏,像是在向这片古老的沙漠宣告一场盛大狂欢的开始。歌手们登上舞台,那充满激情的歌声瞬间响彻整个沙山。歌声在空旷的沙漠中回荡,与沙山的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万人同聚的场景实在壮观,人群像一片涌动的海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大家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手中的荧光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将这片沙漠点缀得璀璨无比。那歌声仿佛有一种魔力,它穿透了每个人的心灵,无论是欢快的节奏还是悠扬的旋律,都让人们沉浸其中。有人跟着大声歌唱,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汹涌的波涛;有人静静地聆听,眼神中满是陶醉,仿佛在与这片沙漠进行一场灵魂的对话。



在这万人演唱的氛围中,鸣沙山似乎也被唤醒了沉睡的活力。沙山不再是白日里那个沉默的巨人,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热情的伙伴。微风轻轻吹过,沙子发出的沙沙声,仿佛是在为这场盛大的演唱鼓掌助威。月牙泉在灯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像是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舞台上的热闹与人群的欢乐,它静静地陪伴着这场跨越时空的狂欢,让千年的清泉与此刻的歌声,在夜色里紧紧相拥。



离开时,鞋里灌满了沙。倒出来,细沙簌簌落在掌心,带着体温。这是鸣沙山留给我的纪念品。而心里装着的,是月牙泉的那汪绿,是攀登时的喘息,是万人合唱时,沙粒与歌声共舞的震颤。

鸣沙山与月牙泉,从不是孤立的风景。它们是沙漠与清泉的相守,是古老与当下的相拥,是沉默与沸腾的共生。这印象,像掌中的沙,握不住,却早已刻进肌理,成了关于敦煌最鲜活的注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