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7月22日,广安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胜利召开。此次会议围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进行研究。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为广安现代化建设擘画崭新蓝图。
次日,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封面新闻记者聚焦广安打造文旅副中心重点举措提问。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易海燕用一组鲜活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描绘出广安文旅发展的蓬勃图景。
“小平故里行”
当前,广安正以“小平故里·安逸广安”为品牌引领,让“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这三张名片更加闪亮夺目,打造一座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魅力之城。
漫步广安,红色基因在这里流淌,绿色生态在这里舒展,巴渝风情在这里绽放。“今年上半年,广安接待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9%以上。”易海燕说,不夜城、賨城里、沿口古镇等新业态频频“出圈”,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西溪峡公园等新场景陆续开放,文旅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活力。
邓小平故居
“我们要让红色更红、绿色更绿、特色更特。”在红色旅游方面,广安将推动邓小平故里提质升级,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让游客不仅能瞻仰伟人风采,还能在广安文庙历史文化街区、西溪河城市休闲带感受“景城一体”的独特魅力。
“华蓥山上居”
华蓥山将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精品民宿集群和温泉城,让游客春赏花、夏避暑、秋登高、冬玩雪,真正实现“华蓥山上居”的诗意栖居。而嘉陵江畔的沿口古镇,则将串联起水陆联程的文旅体验,让“千里嘉陵,广安最美”成为游客心中的难忘记忆。
“嘉陵江畔游”
如何让文旅资源“活”起来?易海燕说,广安将坚持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融合”,既守护好绿水青山,又讲好文化故事,更创新消费场景。从广安白塔、安丙家族墓群的保护利用,到“三线记忆”IP的打造;从西溪河幸福河湖的建设,到数创演艺产业园的培育;从“跟着省运会游广安”的特色玩法,到“广安味道”的美食体验……广安正以更年轻、更沉浸、更跨界的方式,让文旅产业焕发新生机。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广安与重庆的文旅互动日益紧密。”易海燕透露,未来广安将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开通重庆主城至广安的旅游专线,推动渝广高速通行费减免,让两地游客享受“同城待遇”。
同时,主动融入重庆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的文旅合作,共同培育全国文旅大市场。建立入境游渝广联动机制,融入川渝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体系,合力开拓入境游新市场。不仅如此,广安还将与重庆共同推广“伟人将帅故里行·川渝联线”品牌,让更多游客“循着重庆游广安”。
“广安文旅的春天已经到来。”到2027年,广安将建成全国红色旅游主阵地、川渝森林康养新胜地、重庆近郊休闲目的地,打造川渝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重要承载地,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0年,基本建成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让“小平故里·安逸广安”的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广安文旅正以“年轻态、沉浸感、跨域化”重塑发展格局,让红色资源焕发新活力、绿水青山转化新价值、巴渝风情彰显新魅力。易海燕向海内外游客发出诚挚邀请:“来广安,感受红色养心、绿色养身、特色养眼的独特魅力,体验属于你的诗与远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