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3日)清晨的苏州马运河畔,刚开放的生态绿廊迎来第一拨“客人”。晨练的市民沿着塑胶跑道慢跑,孩子们在“健步未来”主题广场的游乐区嬉戏,老人坐在仿木造型的长椅上闲话家常——这幅生动的画面,成为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马运河生态绿廊(建林路至长江路)对外开放后的日常场景。
刚开放的生态绿廊,崭新的塑胶跑道。苏报融媒记者 严松/摄
从高空俯视,刚开放的马运河生态绿廊如一条灵动绸带,东起京杭大运河,西至建林路,全长6400米的路径串联起北岸的车管所、工厂区、创业园、住宅区,以及南岸的生活片区。22万平方米的空间里,2.5-6米宽的绿道随地形舒展,塑胶跑道供市民慢跑健身,透水砖路面则更加适合散步,沿途每隔百米设置的休息驿站配备座椅、饮水器,成为路人歇脚的港湾。“健步未来”主题广场上,老人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孩童在游乐区追逐嬉笑。此外,兰花三七、麦冬、细叶芒、彼岸花与八角金盘、大吴风草等不同绿植花卉错落有致,从建林路到湘江路,地被植物如地毯铺开;长江路附近,绿化与旧船板花箱等景观小品相融,自然与人工界限模糊,构建了小型生态系统,使绿廊成为兼具观赏性与功能性的城市空间。
从绿廊东段向东,塔园路马运桥东侧的近岸湿地别有洞天。270米长、平均6米宽的湿地带沿北岸铺展,复合塑钢增强桩筑牢基底,1700平方米水域成了自然的“净水器”与生物的“栖息地”。驳岸种植四季变换、层次分明的水生植物,不仅提升了河道景观及生态环境,更让水质在植物净化中愈发澄澈,生物多样性悄然丰富。
作为枫桥街道以河长制为统领推进生态治理的重要成果,绿色长廊的开放、近岸湿地的循环,生动勾勒出了枫桥街道“城水共生”的宜居图景。(苏报融媒记者 严松/文)
编辑:钱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