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题目,莫名地伤感,或许自作多情,或许性格使然,隐隐约约知道自己自幼就有些多愁善感,每每以“无情何必生斯世”聊以自慰,然而,我深知那份内心深处的忧郁与生俱来。
今天的景点,曾经的烽火台
别过了很多地方,北京、天津、杭州、青岛、海南、贵州,这些地方最少也工作生活过大半年,有些地方居住时间几年、十几年,然而离开也就离开了,似乎并没有像今天一样有话要说,但是,内心的真实无论怎样也是无法掩饰的,人生走过的路虽然每一步都算数,但在山西走过的路于我人生却格外珍贵。
如果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似乎过于宿命,但从小就听长辈说祖上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也许是真实的,于是那年和父亲去大槐树寻根,其实,来自哪里已经不那么重要。
山西的许多地方留下了我的足迹,从平遥、晋祠、王家大院、黄河壶口,到云岗石窟、应县木塔、五台山这些知名的景点自然少不了去打卡,那些上世纪六、七年代响当当的人物的家乡也是我陪父亲走过的地方:大寨、华陵、文水都曾有着家喻户晓的名字,年长者人无人不知,千年前牧童遥指的地方也是喜欢饮酒的人该去一探究竟的。
五前年在太原生活了两年没有去登临悬空寺似乎在山西的足迹并不圆满,如今在恒山脚下生活了半年恰似弥补了所有遗憾。
八十年前的平型关激战,枪炮声似去不远,二千多年前的赵武灵王墓尚在眼前,浑源的历史展陈馆无论怎样布展也难以述说一幕幕历史的硝烟,太平盛世冲淡了以往太多的苦难,只有历经了沧海桑田的土林默默无言......
山西,我从北走到南,最让我难忘的不是她五千的历史,不是她千年前的古建,而是五年前太原的“梧桐书院”,那年夏天曾遇“明师”指点,从此人生不再惘然。
太原梧桐书院
何其有幸,今夏运城之行再遇《楞严》,厚厚的一本书似乎比前次读懂了许多:
人生若只如初见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美好的想象,其实初见早已是注定了的结局,其实初见早已离题万里,其实初见只是一念而已......
再见了,山西,
再见时我已不是原来的自己,因为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
感谢您,山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