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关文牒盖印成功!""我的箭射到靶上啦!"阵阵童声伴着戈壁长风,在敦煌阳关巍峨的城楼下回荡。今年暑期,这座见证丝路文明的千年古关化身"国风课堂",沉浸式研学活动吸引众多研学团、亲子团慕名而来。阳关探秘令、通关文牒、校场射箭、钻木取火、拓片制作、壁画临摹等沉浸式课程让历史“活”起来,孩子们在边塞雄关下边玩边“涨知识”,掀起文化体验新热潮。


上午时分,阳关博物馆前已排起整齐队列。一场穿越千年的"入关仪式"正在上演——鼓点如雷,旌旗猎猎,身着铠甲的"阳关将军"率威武将士列阵相迎。随着号角声响彻云霄,研学团鱼贯而入,开启文化探索之旅。


在博物馆内,陶器、兵器和丝路货币等文物在专业讲解中焕发新生,从西汉设关到张骞凿空西域,从商队驼铃到烽火狼烟,千年历史画卷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




"请背诵一首边塞诗!"仿汉阳关关城下,"阳关将军"正向手持通关文牒的"小使者"发问。获得出关许可的孩子兴奋地道:"原来古人过关要懂这么多知识!"


不远处的射箭场,孩子们在专业指导下拉弓搭箭,离弦之箭与古老烽燧遥相呼应,箭矢破空声仿佛穿越时空的回响。

在陶艺坊内,孩子们正围坐在拉胚机前,指尖轻触旋转的陶泥,感受泥土在掌心流动的奇妙触感。"要慢慢用力,让泥坯立起来!"指导老师俯身示范,孩子们屏息凝神,看着陶泥从一团混沌逐渐变成碗、瓶、壶的雏形。


最炽热的互动发生在钻木取火区。木杆在火弓的作用下急速旋转,青烟倏然腾起时,孩子们雀跃着将火绒传向稻草堆,点燃明火,跃动的火苗映亮了他们沾着汗珠的笑脸,原始智慧的火种在他们手中完成了跨越千年的传递。


研学体验馆内,文化传承以更细腻的方式延续。壁画临摹区的少年们凝神运笔,飞天衣袂的飘逸线条在宣纸上渐次成型。隔壁拓片厅内,宣纸轻覆拓版,少年用拓包蘸取墨汁匀速扑打,随着纹路渐显,拓版上的九色鹿清晰浮现。

敦煌阳关研学以"沉浸式体验+深度文化解码"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了传统文化教育。在这里,历史不再是课本上抽象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参与、可共鸣的鲜活场景——孩子们既能化身"丝路使者"完成通关挑战,又能亲手复原古人智慧;既能感受边塞诗词的雄浑气魄,又能领悟敦煌艺术的精妙绝伦。这种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研学体验,不仅让文化传承有了温度,更让文明对话跨越了时空。如今的阳关,正以其独特的"边塞文化IP"和"场景化教学"优势,成为众多亲子家庭、研学团队的心仪之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